辫状河厚油层夹层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来源 :“高含水期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国际研讨会暨提高采收率中心指导委员会及学术委员会2006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孤岛油田中一区馆陶组Ng5-6油藏为原型建立了辫状河厚油层概念模型,对辫状河厚油层内夹层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辫状河厚油层内的剩余油在重力、隔夹层、正韵律特性以及开发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主要有两种富集形式:夹层下部遮挡区局部富集的高压油和厚油层顶部富集的剩余油.在开发过程中,根据隔夹层的特点,采取调剖、水平井等措施进行剩余油挖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随着国内外纺织品市场的不断调整,纺织品的结构和数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普通的大路品种靠低价格竞争只能是零利润甚至亏本,只有提升产品附加值,生产高支高密高档品种和特色品种,才能有出路.衡水远大集团有限公司顺应市场的需求,以销定产,不断开发新品种.以多品种,快交货的生产模式在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近年来,在机品种数量多,变更频繁.有的新品种,小定单根本没有试织的机会,必须一次成功.这样对浆纱工序提出了更
随着纺织工业的不断发展,海内外市场的不断开拓,品质优良风格独特的色织布生产意义深远.作为一个色织布的生产企业纯棉的纤维品种(如亚麻、亚/麻棉弹力)的开发更是一个成功企业利润增长的亮点,此类品种近几年来长期生产并摸索出一套较为成熟的工艺.
浆纱是织布的关键工序,浆轴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织布质量及效率的高低.那么如何提高浆纱质量?除了要有合理的工艺外,日常的设备管理尤为重要.本文探讨压浆辊保养与调整、鱼鳞管的日常清洁与维护、烘筒温度的控制以及经轴刹车片、溢流板的保养等设备问题。
本厂经过反复对比试验,选用JQS系列青杨圣胶全部取代PV A,完全不用PVA来上浆,取得了成功。一年多来一直使用该配方,得到了满意的效果。在2008年中棉协全国浆料和浆纱技术交流会上送选的二个不用PVA上浆的品种,经过浆料由江南大学浆料检测中心和坯布由东华大学的严格检测,获得了优秀奖。本文就这二个品种的配方与大家进行交流,并探讨了JQS系列青杨圣胶的特点、生产工艺流程及在纯棉色织府绸和涤棉混纺坯布
高支高密产品因其附加值高而成为企业利润的增长点,但高支高密产品生产难度较大,纱支细、头份多,如果毛羽长、纱线相互粘连、开口不清、经纱断头增加,严重影响布机效率,贴伏毛羽成为浆纱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本文从整经工序(本厂使用CGGA-144高速整经机)和浆纱工序(本厂使用GA308浆纱机)两方面分析了毛羽的产生原因,并通过生产实践提出了改进措施。
由于PVA浆料具有的特点:一、PVA本身的浆膜柔韧性非常好,二,PVA浆料对淀粉的增塑效果特别显著,因此从上浆性能分析,PVA仍是目前最好的浆料之一.但是随着世界对环保要求地越来越高,纺织印染加工业对无PVA上浆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无PVA上浆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课题,本研究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为目的,以稳定质量为中心,以细节管理为基础,实现了无PVA上浆质量稳定、成本控制和用户欢迎的效果.
本公司经过较长时间的对比筛选,最终选用了上海西达公司的DF525产品来取代PVA,本文现以织造难度较大,织物紧度较高的品种为例,探讨了C32S x C215 133 x 80 80.5" 2/1斜纹织物(18/28.523.5/315 204cm 2/1)细支纱的特点、CD-DF525的性能与特点及浆纱工艺。
研究以CD-DF858浆料完全取代PvA的上浆工艺.通过实践,对比新旧两个配方的调浆工艺、浆纱工艺,上浆效果和上机情况,证明了CD-DF858浆料完全可以取代PVA用于紧密纱上浆,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布机效率,还可以降低浆料成本.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金融危机的影响,纺织行业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竞争中求发展.逆境中求生存.产品的高档次、高质量、低成本是关键.众所周知,要想织出高档次,高品质的布来.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品种都必须制定出合理的上浆工艺,要制定合理的上浆工艺,须综合考虑纱线的特性、经纱纱片的特性、上浆设备、浆纱工艺配方等因素,大大降低成本,提高织造效率。
本文介绍了DF525、CD-50E和KS-53的一般物性、特征和用途,分析了JC9.7 x JC9.7 176 x 117产品的性状,并通过浆料选用、上机工艺和上机效率等方面探讨了DF525浆料使用后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