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九龙甲烷礁海域沉积物中自生黄铁矿初步研究

来源 :2015年“海洋地质、矿山资源与环境”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inshui66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烷水合物分解释放出的甲烷在上升过程中与海水中的硫酸盐进行甲烷厌氧氧化及硫酸盐还原作用,该过程伴随着大量自生黄铁矿的形成.本文通过研究南海北部九龙甲烷礁海域沉积物973-4柱自生黄铁矿形态,观察到:1)黄铁矿存在于390~870cm之间,集合体形态由浅至深依次为管状、块状和莓球状,最大含量位于580~590cm层位,占沉积物的0.11%;2)管状黄铁矿主要晶型为正八面体、五角十二面体及二者组合而成的穿插双晶,块状黄铁矿晶型为不规则的经二次改变无法辨认的晶型,莓球状黄铁矿晶型主要为立方体;部分单晶可见晶型的二次生长.结合沉积物Fe组分分析得到:1)黄铁矿集合体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主要与反应发生时所处的空间大小有关,还与沉积物SO42-和CH4浓度及CH4由海底向上逸散的通道有关.2)甲烷水合物赋存区的下伏甲烷水合物分解不稳定,局部甲烷通量变化较大,5O42-与CH4作为对AOM作用的不同限制因素反复变化,造成了单晶晶型的二次生长.3)综合黄铁矿集合体形态、单晶晶型及Fe组分分析等特征也能划分出SMTZ,其结果与通过其他地化参数(孔隙水SO42-含量等)划分的结果基本一致.
其他文献
生物礁储层非均质性特征的研究是世界性难题,植物藻礁是西沙群岛中新世主要生物礁类型,其物性特征的计算机数字化研究尚为薄弱领域.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西科1井最新采集仙掌藻白云岩和珊瑚藻礁白云岩2块珍贵样品,通过X光扫描成像透视分析技术在微米级尺度上研究藻礁格架,三维重构探讨两类钙藻造礁作用具有理论实际意义.发现两类钙藻藻体化石表现出很高的非均质性.仙掌藻化石层厚度3-3.5cm,呈扇状杂乱叠置分布,
作为下扬子块体主体部分的南黄海盆地,分布面积广泛的中、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及碎屑岩地层,尽管后期强烈的构造运动对油气成藏系统进行了多次改造,仍会以残留盆地的形式保留下大量的油气资源.但是,南黄海海相残留盆地调查中还面临一系列技术问题.地震资料原始信噪比低、成像品质差,缺乏刻画复杂地质结构的技术手段.形成了基于广角反射与各向异性的采集参数设计关键技术系列、基于提升低频、拓宽频带的立体气枪阵列延迟激发震
2014年9月和11月,搭载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四号"船,在东沙水合物区使用箱式取样器或多管取样器采集了14站10cm长度的表层沉积物芯样,并在现场按(0~2)cm、(2~5)cm、(5~10)cm分层.室内分析共检出12个小型底栖动物类群:线虫(Nematoda)、桡足类(Copepoda)、多毛类(Polychaeta)、寡毛类(Oligochaeta)、原足类(Tanaidacea)、等
裂隙内形成的水合物与周围断层主应力方向一致,但是国际上发现的裂隙充填型水合物饱和度相对较低,该类型水合物形成是由于气体相与饱和水流体相在孔隙间的压力差推开沉积物颗粒形成了裂隙,近而在裂隙内充填了水合物.通过对神狐钻探的测井数据、地震数据,再结合前人对岩心分析数据认为,神狐海域水合物均匀充填在孔隙空间内,但是水合物在空间分布呈不均匀特征,该不均匀分布与该区域气体运移、气源条件和含水合物储层的差异有关
利用AVO响应特征来判断地层物性和岩性已经成为陆地天然气勘探的主要手段,但运用AVO技术研究海域天然气水合物仍有待进一步验证.本文利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高分辨三维地震资料及钻探获得水合物样品站位的地震资料,进行了天然气水合物的AVO分析,取得了多种属性数据体,分析了BSR下伏的游离气、BSR、天然气水合物层的AVO响应特征及其意义,归纳了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AVO敏感属性.研究表明,零偏移距P波剖面、
由于其为一种碎屑流的塑化、流动,而且在流动中脱水,发生重塑,决定其低渗透率、较高电阻率和高密度特征,而这些特征与BSR之上水合物的地震反射特征十分相似,特别是在琼东南海域,因为新构造活动不活跃,BSR大多与海底平行,因此,在解释BSR过程中,往往容易与MTDS底界面产生混淆,在琼东南海域准确把这种沉积(MTDS沉积体)识别出来,将十分有利于BSR的准确划定,继而对该区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精确评价提
本文建立两套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机械特性测试用三轴仪,系统的开展了冻土区及海底含水合物沉积层-结构物相互作用实验研究与数值分析,同时开发了数值模拟集成软件,并对冻土区及海底水合物沉积物稳定性与安全性进行了系统的评价,为天然气水合物的安全开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世界上首次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完井系统在日本东海岸南海海槽的东部海域安装并于2013年成功实施了生产测试.试采工程的完井系统利用电潜泵(ESP)结合井下实时监测系统,同时综合运用自然分离和人工分离方法将产出的气液流体分别输送至地表.本文旨在回顾完井系统在降压法天然气水合物生产井中的应用,认清水合物开采对深水完井系统提出的特殊要求,同时根据试采经验提出如何进一步解决相关的技术和经济问题.
本文对非保压天然气水合物岩芯进行了实验室内的基础物性分析,主要进行了粒度分布、SEM表面特征、液塑限、导热特性和声学特性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沉积物样品的平均粒径范围为7μm到11μm.基于SEM扫描,没有发现生物碎屑,但大量片状的粘土的存在可能有利于在孔隙中水合物的形成.实验测得的岩芯的导热系数在1.0至1.45W/(mK)之间.相对低的导热系数可能不利于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开采利用,并且在降压开采
本文利用中国大洋36航次最新获得的EM122多波束测深和回波强度资料,对采薇平顶海山群进行地形分类和声学底质分类,结合海底摄像和地质取样资料,得到海山富古结壳、钙质远洋沉积、碎屑流沉积等几种底质类型分布规律.富钴结壳、碳酸盐岩、钙质远洋沉积和重力滑塌沉积是分布于海山山顶和斜坡的主要底质类型,全覆盖的海山多波束测深和回波强度数据对海山底质类型分布的研究至关重要,地形分类和声学底质分类是在未来富钴结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