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入为出--谈氧代谢与器官保护

来源 :第二届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第三次全国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sc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氧气从肺部进入循环系统,再由循环系统输送至组织器官,最终被细胞所利用的过程。氧代谢分为氧输送、氧供应和氧耗三个过程。正确的理解和分析氧供和氧耗之间的关系,是处理危重症的基础。但是,氧运输和氧耗的关系复杂,临床的实用性有限,故使用以下指标反映组织缺氧在临床上应用更加广泛。
其他文献
腹腔感染是指病原体(主要是微生物)侵入宿主腹腔且造成明显损害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多由外伤、手术和疾病等原因造成器官破裂或穿孔所致的腹腔广泛炎症或局部脓肿所致,病死率可高达24%。单纯腹腔感染,只需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复杂腹腔感染(CIAI),手术清除感染源后仍需要抗感染治疗持续状态的腹腔感染(SIAI),弥漫性腹膜炎或多发腹腔脓肿及腹膜后脓肿单纯靠外科手术及抗生素治疗无法控制。
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是一门交叉学科,是一门研究"急病与危重病"即针对发病急性期和病情危重期进行快速有效处理的学科.急诊工作急、难、险、重,工作环境差,现代医院急诊流程管理越来越受到管理者的重视,是提高急诊医疗服务质量、强化医院急诊管理、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对解决患者看病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维护医院声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甾体激素(性激素)合成代谢主要特点进行了论述,指出准确测定激素是现代内分泌学重要基础,并提出RIA技术和质谱检测技术。
急诊医学是以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为基础,以临床医学的救治措施为手段,在机体的整体的角度上研究和从事急症的及时快速有效救治及其科学管理体系的综合临床学科.工作范畴为具备“急”的特性的医学现象。急诊医学为综合学科,在高度专科化的时代,急诊医生需要有能力对患者病情做出综合评价和分析,急诊医学为综合学科,其涵盖面广,持续性专业化是提高医疗水平障碍,急诊医学专业其发展方向相对其他学科要专业化,急诊医学自身亚专
急诊医学的发展史,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又是一门"新兴学科",坚持走“急救第一,生命第一”的道路;以“急诊、急救”为工作基础;以“迅速、准确、有效、厚德”为救治理念;以“急诊快速诊断”、“绿色通道”、“急诊时间窗早期器官功能保护”为科室亮点;提出对立急诊人自信心和荣誉感;对急诊科进行等级建设,明确承担功能;根据各地区人口、地域、交通、环境、医疗资源科学规划急诊科等级分布;建立急诊大数据网络,资源信
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一种综合征,多种病因导致双肾功能在短期内迅速减退,UN和Scr迅速上升,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可产生急性尿毒症症状.目前仍在使用肌肝和尿量作为AKI的生物指标,所有建议指标仍然需要大规模研究加以证实,需要明确各指标反应的是肾功能的哪个方面,需要简单、便捷、廉价的检测方法。
机械通气是一种脏器功能支持手段,支持对象为通气和/或氧合功能障碍的患者,可维持基本通气并改善氧合,为治疗原发病争取时间.气道压力和容量对心脏负荷和功能的影响很复杂,对co的影响取决于心脏和肺血管的基础功能,Paw增加对前负荷的影响占优势,右室后负荷损害性增加难以预测:血流动力学严重受损时应该考虑;缺乏液体反应时应该考虑;超声心动图可以指导治疗,应考虑心肺交互作用对临床表现和治疗的影响。
面对暴恐事件应合理调配卫生资源是保证批量伤病员有序救治的基础,科学高效地开展批量伤病员院内救治工作是提高伤病员生存率的关键,急诊科内救治是批量伤病员救治链的重点。
文章介绍了一例患者病历资料,运用超声心动图、腹部超声、心电图对其进行了化验与检查,入院后行右颈内静脉置管,右股静脉低温导管置入,左侧挠动脉血压监测,入院后3.5小时开始血管内低温治疗采取最大降温速率。分析了治疗过程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和对电解质和血气的影响。
眩晕是急诊病人最常见的主诉之一,眩晕是急诊医师棘手的症状,眩晕和头晕诊断流程不明,常常混淆,眩晕是急诊病人最常见的主诉之一,眩晕发作常呈反复性、突发性,给病人的日常生活、学习、就业、工作和社交活动带来较大的影响;引起工作、人身事故也间有所闻。急诊科作为眩晕病人最常见的就诊科室,急诊大夫需要做的就是分诊治疗及筛选出致命性的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