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枯草芽孢杆菌3512A抗真菌脂肽的特性及其分离

来源 :2008年微生物实用技术生态环境应用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f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56株分离自于海洋动、植物的细菌中筛选到一株对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有较强拈抗活性的海洋细菌(Bacillus subtilis)3512A。为了阐明该海洋细菌抗真菌作用的物质基础,本研究利用立枯丝核(Rhizoctonia solani)作为活性跟踪的靶菌,结合酸沉淀、Flash Chromatograph、HPLC等现代色谱手段,从其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出了两个单一抗真菌活性化合物。对其物理和化学稳定性的考察显示它们的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较好。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TLC原位酸水解实验、一维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排油全实验以及甲苯乳化实验表明该抗菌物质为脂肽类化合物衍生物。
其他文献
在前期的研究中,一个玫瑰RdGASA4-like基因的cDNA和DNA序列全长利用同源克隆结合RACE的方法首次得到克隆。为深入了解该基因在赤霉素调控植物发育过程中的作用,通过TAIL-PCR的方法首次克隆该基因起始密码子ATG上游685bp的5’-UTR和部分启动子序列,在启动子序列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其与GUS基因融合表达载体,命名为pBI-GP685。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对甘蓝外植体子叶-子叶
采用SRAP技术探寻与西瓜全雌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以全雌母本和弱雌父本为双亲杂交获得F1,自交获得F2群体,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ulkedSegregant Analysis,BSA)构建全雌和弱雌两个基因池,筛选957对引物.结果发现,只有引物me16-em20能在两池之间扩增得到2条特异带.经F2代单株验证,结果表明该特异带能稳定出现,以MAPMAKER(Version 3.0)软件分析,
13个甘蓝品种(品系)在NLN-13液体培养基中有10个品种诱导出胚。每花蕾产胚在0-1.8之间.比较NLN培养基中添加激素和活性炭的处理结果表明,NLN+13%蔗糖+活性炭0.5mg/L效果较好,胚诱导率提高3倍.接种后小孢子在33℃高温预处理24h产胚量较高。B5+6-BA0.2mg/L+3%蔗糖+1%琼脂培养基有利于小孢子胚长成植株.
以灰枣试管苗叶片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浓度塞苯隆(TDZ),6-苄基腺嘌呤(6-BA),萘乙酸(NAA)及其组合对胚状体发生的影响,同时也进行了不同蔗糖浓度对胚状体形成的研究.结果表明:TDZ对胚状体的诱导效果较6-BA好,NAA与二者配合使用可提高胚状体的发生率,其最佳浓度组合为TDZ0.4mg/L+6-BA0.2mg/L+NAA0.2mg/L.蔗糖20-30g/L有利于胚状体
以怀菊花中的优良品种小黄菊为试材,研究了玻璃化超低温保存对怀菊花再生苗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温苗相比,继代培养的玻璃化超低温保存再生苗前期(0~15d)生长较慢,中期(15~30d)开始快速生长,至45 d时,二者长势基本一致:叶片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均没有显著的差异。同工酶谱分析表明,二者的POD、SOD酶谱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但个别谱带的宽窄及亮度存在差异.说明玻璃
本文对怀地黄脱毒苗的获得、快繁、生根以及种苗繁育技术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明:(1)茎尖培养的试管苗通过IC-RT-PCR法检测脱去了病毒;(2)脱毒试管苗适宜生长的pH为5.8-6.2、光强为2500Lux、温度为30℃;(3)脱毒试管苗生根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PP3330.2mg/L;(4)建立了脱毒种苗三级繁育技术体系.
开发了一种稳健的用固相萃取(solid-plaase extraction,SPE)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商品名UltraPerformance Liquid aIromatography,UPLC:Waters,Milford,USA)定量分析复杂生物样品中七种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N-acynaomoserine lactones,AHLs)的方法。AHLs是一种在革兰氏阴性菌中传递信息的重要生
研究不同浓度铅污染对凤眼莲根系的细菌、放线菌、霉菌和酵母菌等的活菌数和相应水样的DO(溶解氧量)、COD(化学需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b2+对凤眼莲根系微生物的数量及水样DO值和COD值的影响具有时间和浓度上的双重效应。细菌为凤眼莲根系微生物的优势类群,高于0.25 mmol·L-1Pb2+污染会减少细菌的数量,影响其净化水体的能力。Do值和COD值与凤眼莲根系微生物的数量增长存在密切关系。
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微生物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吸收消化国内外烟气脱硫技术的基础上,把微生物技术与液相催化法结合起来,提出了微生物混合菌群法和液相催化法联合脱硫的崭新构想:介绍了微生物法烟气脱硫的原理;指出微生物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将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高效功能菌的选育,微生物对硫代谢途径的控制研究,复合微生物脱硫技术的研究。
从新疆28个市(县)收集到的52份果园壤中分离出198株酵母菌,根据菌落形态学特征挑取部分菌株,结合细胞形态学和26S rDNA D1/D2序列分析进行鉴定,共鉴定出12属29个种(或变种),其中优势属为假丝酵母属Candida、毕赤酵母属Pichia和隐球酵属Cryptococcus,广布种为Galactomycesgeotrichum和Issatchenkia orientalis。经与国内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