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鱼模型在纳米生物效应及安全性评价方面的应用

来源 :全国环境纳米技术及生物效应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aclam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科技近30 年来的进展为许多工业产业的突破发展提供了主要的动力源泉。然而,我们对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以及安全性的了解却未能与其在工业界上的杰出表现并行。斑马鱼作为模式生物用于环境毒理研究在近年来得到了许多关注,其在研究纳米材料环境毒性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其他文献
  大气颗粒物可以通过呼吸道吸入、随食物和饮水摄入、体表接触侵入三个途径进入人体,其中呼吸摄入是VOCs 人体暴露的主要途径[1]。肺是受颗粒物直接危害的主要器官。肺泡
  大气颗粒物,尤其是细颗粒物PM2.5 是目前影响我国空气质量状况的关键指标,也是当前大气污染健康效应的重要贡献者.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PM2.5 不仅会使居民呼吸系统疾病
  1.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在纳米领域的应用(1)碳纳米管的表征(2)护肤品中纳米颗粒的表征(3)纳米材料带隙的测定2.红外显微成像技术在环境领域的应用(1)大气污染物地
  稀土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UCNPs)是一类重要的稀土发光材料,它能够通过多光子吸收将红外/近红外的长波长的激发光转换成短波长的可见光。近
  本研究通过将大型蚤暴露于不同浓度稳定同位素13C 标记的富勒醇的水相中,研究大型蚤对富勒醇的累积和代谢.结果发现:48 小时的水相暴露期间,在0.1 mg/L 暴露组,大型蚤体内
  随着纳米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纳米产品的广泛应用,人工纳米颗粒(Engineered nanoparticles,ENPs)不可避免的会进入到海洋环境中,因此,ENPs 的海洋环境效应已成为国内外环境
  铬及其化合物被认为是“高污染、高环境风险”的化学物质,列为国家重点治理的环境污染物。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迅猛发展,纳米材料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纳米Mg(OH)2 具有
  纳米材料的细胞毒性是评价其生物相容性的重要手段,而细胞存活率是评价细胞毒性的重要标准。科学人员在研究纳米材料(碳量子点)的毒性及生物相容性时,一般用MTT 法来验证材
  碳纳米管在生物医药领域和工业中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由此可能带来的碳纳米管环境和健康效应受到普遍关注。碳纳米管的生物降解是决定其生物毒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金属纳米团簇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荧光探针,在离子检测、细胞成像、活体诊断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1]。本论文参考文献[2,3]合成了以牛血清白蛋白修饰的金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