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栏港起步工程优化设计及施工之研究与探讨

来源 :第七届全国海岸工程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rengbu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高栏港起步工程(码头工程、护岸工程、造陆工程、软基加固工程)优化设计及施工的创新意识,主要问题以及码头采用1、高强度嵌岩桩(桩径(Φ)560单桩极限承载力≥500t;(Φ)700单桩极限承载力≥800t)桩基;2、上部结构采用等边(6.06米)三角形空间网架结构;3、三曲拱码头面板等三项国内外尚无的海岸(码头工程)建筑物的新结构、新技术的应用与设计原理、大大节省近30%的投资(约节省1500万元)使之质量保证、工效快,是一种新型的有发展前途的码头结构型式.本文还介绍软基加固原理和方法以及工程实录.
其他文献
本文阐述了炉缸炉底结构设计、耐材选择、筑炉施工质量对炉底合理温度场的影响,并分析了新钢6号高炉炉底温度场的特点。
对新钢公司2500m3高炉低硅低硫冶炼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新钢2500m3高炉通过调整布料、优化煤气流分布、稳定炉体热负荷,确保炉况稳定顺行,使煤气利用率稳步提高;并通过优化炉料结构、提高煤比、高顶压、优化炉渣性能等措施,使铁水含[Si]量稳步下降并稳定在0.40%以下,月均最低达到0.34%,同时铁水含[S]量控制在0.022%左右.
对新钢6号高炉排碱操作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采取发展边缘气流、降低炉渣碱度及焦炭负荷、提高炉缸热量等措施,增强炉渣排碱能力,减少碱金属在炉内循环富集给高炉带来危害。
新钢6号炉面对不稳定的原燃料条件、不完善的操作制度等不利条件,从维护合理的操作炉型入手,改进高炉操作和日常管理,炉况保持了长期稳定顺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比以前有了大的进步。
新钢350m3高炉在全部使用落地烧结矿、落地焦、外购焦、部分碱性球团矿等品质较差原燃料后,高炉炉况波动大,炉温不稳定。通过优化高炉操作、强化生产管理等方式促进炉温稳定,极大地抵消了因原燃料质量不稳定对高炉所造成的不利影响,获得了较好的生产效果。
本文论述了港口航道在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用大量的数据和实例阐述了港口航道在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文中还提出了适合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港航布局的原则、指导思想以及管理方法和建议。  结合珠江三角洲经济体制,特区、技术开发区的模式,描述了各港的功能及其互相间的关系,并分析了港澳主权回归后港口发展的态势。
珠江口沿岸无长期固定测波站,本文利用波浪的短期观测资料,分析了海域的年内波况分布。为推求设计波浪,除短期资料外,还分析了广东省东端的遮浪站和西端的硇洲岛站的长期测波资料,并利用地面天气图的长期资料计算了台风浪,综合分析给出深水设计波浪,并用两种方法计算浅水变形。
本文根据珠江三角洲历次河道地形及全潮水文资料,分析了虎跳门水道、横坑水道及荷麻溪水道的河流形态及地貌、河床演变之动力特征,提出了口门整治、航道整治及切角裁弯整治的原则,整治水位与整治线、整治工程布置方案等。并进行潮汐河工模型试验,研究航道整治后对上游河道防洪纳潮及潮排潮灌工程的影响;分流比和分沙比变化情况;测试航道进出口及弯道段水流流态、流速分布;定性分析航道整治后泥沙回淤情况。以提出整治工程经济
本文通过对横门出海航道水文泥沙特征和水下地形图的分析对比,研究横门出海航道碍航浅滩的演变规律和形成原因。提出整治工程方案,并对整治工程方案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整治方案布置合理,满足通航要求。
高栏港位于珠江口的滨海区,珠江各分流口下泄的泥汐对本港有不同的影响,目前泥沙进入本港有两个途径:悬沙经三角山东西两侧峡口下泄进入本港,另一个是本港以东的浑水在沿岸流作用下向西扩散,涨潮流挟带悬沙经高栏——荷包蛱口进入本港。在自然条件下,本港处于微淤状态。本港的东动力条件复杂,港域及邻近水域有广阔浅滩,在强大的海洋动力作用下,浅滩的泥沙被掀起而导致港池、航道的回淤。针对本港泥沙运动特性,在选择航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