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新形势下美中关系的重新定位及前景

来源 :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第九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thel_ba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对中美两国经济政治实力消涨变化和双边外交政策发展演变分析的基础上,就反恐新形势下,中美关系的矛盾冲突和合作发展,以及把握和处理新世纪美中关系的原则立场进行了探讨。认为,美国的冷战思维并没有因为“9·11事件”和国际反恐合作美国全球战略和对外政策的调整而消除。美国“在世界上发挥领导作用”这一“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以及其单边主义对中国加以遏制的外交风格,是导致中美两国之间矛盾分歧的根本原因;但共同经济与国际战略利益的存在,又是两国开展合作的基础。发展长期稳定的正常关系,避免发生大的冲突与对抗,是维护与促进中美双方国家根本利益的共同需要。
其他文献
目前,促使世界油价坚挺或发生逆转的因素同时存在,发达国家抗油价上涨的能力大大提高,石油价格的攀升对发达国家经济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小。而针对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高能耗阶段
1999年6月29日,塔哈其乡宴请村民时,发生1起“食物中毒”事件。1 一般情况与中毒经过 1999年6月30日1时,县卫生防疫站接到塔哈其乡前进村村长举报,称本村发生食物中毒,下午2
作为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和国际化发展的一项举措,货币经纪公司最早在2001年就被明确提出.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组建货币经纪公司一直没有实质性的突破.
伊拉克战争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石油地缘政治背景,而以“倒萨”为标志的美英联军对伊拉克战争的结束,意味着世界能源地缘政治格局和世界石油市场格局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由于美
会议
目前就中国对外贸易出口所面临的国际竞争态势看,有三个问题需要特别注意。一是国际比较利益关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二是国际竞争关系日益复杂;三是“入世”后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
新的世界经济秩序要求几乎所有寻求发展的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开放自己的市场及整个经济。在此情况下,中国竞争力的提高与综合实力的增长更多地取决于市场运作效率的提高及参与国
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的发生直接引发了美欧学术界对石油价格冲击对宏观经济影响问题的深入探讨,经过30多年的研究在理论和研究方法上都有较大的进展,而我国从1993年才成为
2003-2004年,国际石油价格因地缘政治经济因素和金融风险而高企,因全球季节气候变化、OPEC石油减产计划推波助澜、石油投机刺激作用而持续走高。当前国际市场对国际油价预测两端
会议
与复杂冷淡的政治、外交关系相比,中日两国的经贸关系却一直处于健康的发展状态。到2003年为止,日本是我国连续11年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2004年欧盟和美
会议
当代发展中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重要内容。这种不平衡既表现为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表现为同一区域内不同国家之间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