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eloping Adjusting Mind for Calming Self-assessment Inventory and Studying Its Influence for healt

来源 :第十四届亚洲心身医学大会(ASPM2010)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y1987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在验证新内质网蛋白29(ERp29)亚细胞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在体外建立的胰岛B细胞内质网应激模型中,ERp29的表达情况,并对ERp29在胰岛细胞内质网应激引致的胰岛细胞损伤过程中作用机制初步探索。方法:本实验以体外培养的胰岛B细胞为研究对象,用不同浓度的衣霉素处理体外培养的Ins-1胰岛细胞株,通过检测衣霉素诱导后Bip/GRp78的表达情况,来确定体外培养胰岛细胞是否处于内质网应激
会议
目的:观察三种不同方案的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其中男39例,女21例.入选标准:空腹血糖≥11.1 mmol/L,和(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9.0%,从未接受过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及调脂药物治疗,胰岛素抗体、胰岛细胞抗体及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均阴性.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分别接受2周的胰岛素
会议
目的: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高血糖素、C肽水平的影响,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A、B细胞功能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皮下注射控制血糖,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行馒头餐实验,分别测定0、30、60、120、180分钟静脉血液血糖,胰高血糖素、C肽;观察治疗前后各点血糖的变化以及对胰岛A、B细胞分泌的胰高糖素、C肽的水平影响。
会议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每天各时间点血糖值区间占比,了解血糖达标情况,探寻胰岛素强化治疗中低血糖发生特点和规律。方法:通过对3619名住院糖尿病患者每天各时间点共195916次血糖值进行统计,对各时间点发生的低血糖及严重低血糖进行统计学分析,找出低血糖发生的时间特点和规律。结果:对各时间点发生的低血糖及严重低血糖次数进行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个时间点低血糖及严重低血糖发生情况不同,低血糖及严重
会议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受教育水平与血压及糖脂代谢控制的关系.方法:收集解放军第306医院糖尿病中心1995年至2011年行糖尿病并发症筛查且资料齐全的T2DM患者9921例.其中,女性4640例(46.77%),男性5281例(53.23%);年龄11~87岁,平均年龄(55.0+ 11.7)岁;平均病程(55.6±63.1)个月,中位数(P25,P75)为36(5,84)个月;平均体质指数(
会议
目的:探寻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教育管理学组编写的《中国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情况调查问卷》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人数共170例;调查过程由经过培训的专职护士全程管理,患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愿如实填写。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依从性总体欠佳,与患者的文化程度、是否接受监测教育、是否合并神经病变有关i与家庭人均收入、费用的支付方式、
会议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相关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观察组运用自我管理模式,观察患者血糖水平、相关健康行为的形成率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数值及低血糖、酮症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等相关健康行为形成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
会议
目的:了解广东省成人T1DM患者使用SMBG的频率现状;观察SMBG应用频率与HbA1c之间的关联性并探索该关联性的影响因素;调查SMBG应用基础条件及相关的行为因素现状。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共纳入201 2年1月至3月期间广东省T1DM转化医学研究项目(以下简称“项目”)随访网络数据库中登记的成人、非妊娠、非新诊断患者210名。根据信息-动力-行为技能(IMB)模型设计SMBG行为因素调查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