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结构抗震计算结果的可视化

来源 :2000年中国博士后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tzn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桥梁结构计算结果的可视化是桥梁结构地震响应分析的重要手段,本文采用VC++和OpenGL计算机语言,实现了桥梁结构地震响应分析结果的可视化和仿真动画.
其他文献
能量摄入高于能量消耗,造成能量过剩,从而导致肥胖。为了研究体重高低对动物的生理功能的影响,从175只雄性成体长爪沙鼠中筛选出16只高体重(106g-130g)和16只低体重(55-75g)的雄性长爪沙鼠,分别分析了身体成分、内脏器官、T细胞介导免疫功能、血清瘦素、静止代谢(RMR)等指标的差异。发现:(1)高体重组动物的体重、胴体湿重、胴体干重、体水重、去脂胴干、体脂重、体脂含量、皮下脂肪均显著高
本研究用PCR法扩增山东省沂南、临朐和曲阜三个地区各30只黑线仓鼠FSHβ亚基基因1973 bp序列并进行测序,该序列包括FSHβ亚基基因部分5′端(394bp)、完整外显子1(38bp)、完整内含子1(604bp)、部分外显子2(162bp)和部分外显子3(775bp)。结合三地采样点的地理距离分析得到,三个地里种群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差异与地理距离有一定的相关性,且人为的生境片段化比自然的生境片段
在文献[1]基础上,考虑流场的紊动应力、床面阻力和自由表面切应力,建立了二层流体浅水模型.在模型中,采用各层内任意点z速度水平分量代替传统的垂向平均速度,推导出了各层速度的三个分量及压力由各层内点z速度水平分量表示的沿垂向分布,且随z距交界面距离不同,该二层流体浅水波演化模型具有不同的色散特性和非线性.该模型不仅适于模拟波浪沿水平方向从深水域向浅水域传播时的折射、绕射和反射问题,而且也适用于研究在
基于连续损伤力学的一般方法,对煤(岩)损伤变形及能量耗散进行了讨论,利用弹脆性、粘弹性损伤本构模型,研究了煤(岩)破坏阶段的能量积聚和耗散特性,得到了冲击矿压发生的能耗判据,探讨了煤(岩)在弹脆性和流变条件下的冲击指标.
本文对区域介质品质因子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利用收集到美国西部的强震观测资料将美国西部切分为两个小区进行反演确确定各个小区的品质因子,并与收集到了世界范围内几个大区域内的介质品质因子进行了分析比较.
以概率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地震作用下场 地累各损伤破坏机制,根据概率和事件计算方法,给同一种场地液化概率评估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一种基于累积抽伤模型的软土地层地下结构物抗震稳定分析方法,并对一实例进行了计算.
本文对膜孔灌、膜上膜侧灌两种覆膜灌溉方式的入渗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观察水流推进过程和地表水深,利用水量平稀原理计算得到了膜孔灌、膜上膜侧灌、露地灌第1水、第2水、第3水的入渗参数.分析结果表明,灌概方式、灌水次数对覆膜灌溉的入渗能力有影响.对于各灌水季节,入渗能力从大到小的顺序为:露地灌,膜上膜侧灌,膜孔灌;对于任意一种灌溉方式,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入渗能力逐渐降低.
垃圾填埋场的防渗功能是控制填埋场环境污染的关键.目前国内垃圾填埋场底部防渗技术仍十分简单粗糙,形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文中介绍了几种适合国内应用的底部防渗方法,包括垂直帷幕注浆,压实粘土衬垫,土工膜衬垫和复合衬垫,分析各种防渗方法的结构布置、施工方法和适用条件,并提出改进建议,供工程人员参考.
提出了一种新的水质评价模型——逻辑斯谛曲线模型,它的水质等级是连续的实数值,可以加速遗传算法进行建模.实例研究说明,这套方案是实用的和通用的,在其它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文根据2年大田试验结果,研究了玉米苗期水分胁迫对后期生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水分胁迫能延缓灌浆期叶片和根系衰老,保持较高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根系活力.该结论为玉米合理实施非充分灌溉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