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炭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研究

来源 :2010年中国煤炭学会青年科技工作者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1985050500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概述了我国煤炭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研究现状,并指出目前存在研究内容分散的问题,提出了当前研究的关注点在于单个煤炭开采或利用过程的环境影响,同时提出了进一步对煤炭开发利用整个产业链的环境影响进行研究的重要性,为国家的宏观调控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化学吸收法捕集二氧化碳是电厂减排二氧化碳的有效途径.基于能量集成,提出了MEA化学吸收回收二氧化碳与烟道气余热回收单元和压缩机级间冷却单元相耦合的新型节能的流程,改进后的流程的最小再生能耗为2.75GJ·(tCO2)-1,节约9%的再生热能.结合热泵技术与化学吸收法,模拟了超临界CO2循环热泵供热流程,其耗功量只有普通流程能耗的36.9%.最后,建立了捕集二氧化碳过程的多场协同模型,提出了表述流动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石油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石油年产量由12万吨增长到1.89亿吨,增长了1500多倍,成为世界第五大石油生产国;同时,形成了以勘探开发陆相复杂油田为特色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大庆油田原油年产量连续27年保持在5000万吨以上,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逐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我国石油需求快速增长.1993年我国再次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之后石油供需缺口日益增大
会议
神华煤制油和煤制烯烃项目作为国家示范工程,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神华煤制油项目是通过煤直接液化和煤间接液化两种工艺,分别建设了一套日产2.5万桶油品的煤直接液化工业化装置和一套日产4000桶油品的煤间接液化工业化装置,均实现了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转.神华煤制烯烃项目是通过煤制甲醇、甲醇制烯烃(MTO)和甲醇制丙烯(MTP)技术,在世界上首次建成了两套工业化装置,产能分别为60万吨聚烯烃和52万吨聚丙
会议
经国际聚变界近40年的共同努力,在磁约束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上,开发聚变能源的科学可行性已被实验证实.在此基础上,经过20多年的论证、研发和总体设计,一个预期可实现聚变功率40万千瓦,功率增益达到10,燃烧时间400~3000秒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已由七个国家和组织(中、美、日、韩、印度、俄罗斯、欧盟)正式开始合作建造.ITER项目的启动既反映磁约束聚变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也表明在向实用
厚层坚硬难冒顶板,在回采过程中对采煤工作面生产和安全带来极大威胁.本文通过在回采实践及回采期间采取针对性安全措施使顶板安全冒落,初步掌握厚煤层坚硬顶难冒顶板初放管理技术,为以后类似条件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较系统地分析阐述了近水平冻结法的主要理论和施工技术,对地下工程应用近水平冻结法的冻土抗弯特性试验和不规则布置冻结孔的冻结壁热传导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开发了应用近水平地层冻结法施工的关键技术,并对成功应用该技术的众多地下工程的典型项目进行介绍,提出了地下工程应用近水平冻结法的优势、存在问题和发展应用前景.
从井下钻孔弯曲的原因入手,分析钻具弯曲的原因主要为钻具的挠曲变形,进而分析扶正器的位置对挠曲变形的影响,从而得出上斜、保直及下斜钻具组合中扶正器位置确定的方法,并根据现场的使用情况,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自己的看法.
本文以东滩煤矿1305工作面运输巷的掘进施工为例,介绍了大断面锚网支护快速掘进技术及配套装备,为同类型相关掘进技术的研究探索提供借鉴.
随着我国液压支架技术的不断进步,逐渐形成了适应于高产高效工作面的高可靠性高端液压支架.本文详细论述了我国高端液压支架的发展历史、技术特点及高端液压支架的技术发展水平和发展现状,并总结了近年来我国高端液压支架的最新研究成果.
本文主要介绍长距离供电、供液技术在东滩煤矿生产中的应用,以及与移动电站列车供电、供液相对比的技术特点与优势.指出合理选择固定电站和泵站的布置位置,尽量不要将电气设备布置工作面进风和回风中。因为布置在工作面进风中,不能起到降温作用;布置在工作面回风中,电气设备会因长期在湿热环境中工作影响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应采用交叉供电方式,尽可能地降低电动机启动时作用在单根电缆上的电流。这样可有效降低单根电缆的截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