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药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探讨

来源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教育分会换届选举会议暨第五届中国民族医药与中医药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ris_1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藏医药的传承现状及问题,提出藏医药人才培养的措施.方法:文献研究和访谈.结果:当前藏医药的传承得到不断发展,但是仍存在后继乏人,传承人老龄化较严重,代际传承困难等问题.结论:完善师承、家传、寺庙以及学校教育等文化传播方式的弊病,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培养年轻一代的藏医药继承者,对于藏医药文化的传承至关重要.
其他文献
高等民族医药教育具有民族性、多元文化性等自身特点,民族医药教育人才的培养必须融合传统文化特色.本文提出了紧密围绕民族医药传统文化进行抢救保护与继承弘扬民族医药高等教育需要关注和解决的主要问题.介绍了构建民族医药学科理论体系,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和培养学科带头人及创新团队,以传统民族医药文化传承为目的构建有特色、宽口径的课程体系等民族医药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举措.取得了进一步完善民族医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
本文阐述了共建传统医药非遗馆促进民族医药特色诊疗技术创新性传承与发展,并介绍了其政策、学术、产业、宣传、交通等优势。
中国民族药学高等教育与民族医药事业和民族药产业化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在概述中国现有民族药学专业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高等教育基本状况的基础上,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对1995-2016年间中国该专业教育研究的关键词、作者、机构作者等文献信息,进行了文献计量学和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民族药学专业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民族医药"、"高等教育"、"藏医药"、"傣医药"、"蒙
中医药传承人才培养是中医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其培养模式结合自己成长经历,可以借鉴抄方、经典学习、游学等上海市中医领军人才培养的模式,传承中需要经过爱、悟、化三个阶段的历练,来实现中医的发展和创新.
随着医学教育改革和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附属医院所面临的问题、矛盾日益趋多,现有的床边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新形势的发展和需求.因此,本文旨在分析目前床边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从教学、学习、管理、督导和评价五个方面阐明具体的要求和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以岗位胜任能力为导向的"教、学、督、管、评"五位一体床边教学模式的一些设想,从而使床边教学真正收到实效,以提高床边教学质量,为构建床边教学管理模
本文基于对云南中医学院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三个医学类专业2010~2012届本科毕业生进行抽样调查的反馈信息,对医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总结和反思,对本科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针对性的改革,为构建毕业生质量追踪调查与在校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互动机制提供了实证依据,进一步推进了中医本科教学改革.
传统蒙医药学教育培养目标及观念正面临新的挑战和变革.本文从知识结构、信息结构、能力素质角度提出蒙医药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从社会适应能力、自我完善能力、培养整体素质层面提出蒙医药学本科教育观念,意在就21世纪蒙医药学本科人才培养展开讨论,提升它的培养目标及观念认知.这对传统蒙医药教育的创新发展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
医学生毕业后都要进行规范化培训,这个过程是培养优秀医学人才的关键.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使得规培的效果常常不尽人意,规培生缺少职业规划,对实习医院不满意、对带教老师不满意等等.结合中医脑病的专科特色,谈谈目前中国中医规培存在的问题和思考.
在中药类专业的很多课程中都涉及到中药标本,中药标本是中药学专业的重要教学资料.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量的增加,传统中药标本标签已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特别是中医药学子对中药的认知学习需求.如何把现有的中药信息资源进行归纳整理,构建成信息丰富、功能强大的中药标本信息数据库,实时为学生提供详尽而有效的信息资料,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而迅速发展的二维码技术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自古以来主要依靠师带徒形式培养改革开放以后当合国家的关怀下,现已形成高等院校现代教育方式培养维吾尔医专门人才。推动了维吾尔医药教学,研究,开发,应用等方面。在产、学、研、管在维吾尔医维吾尔医药事业这个共同的旗帜下,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协调配合,构建一种维吾尔医新的教学模式,推进教学进程,提高教学质量体系。抓好省部委共建的契机向北京中药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选派教师提高综合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