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模在既有建筑绿色改造中应用分析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min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统计,目前中国既有建筑面积约500亿m2左右,而达到绿色等级的建筑仅为百分之几.如此庞大的建筑"存量",更是存在资源消耗高、环境负面大等一系列问题.对既有建筑进行"绿色"改造,对推进中国节能低碳环保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绿色建模由于其在建筑节能、日照、采光、通风等方面优化分析的强大功能,其在绿色建筑工程中运用十分广泛.这一新型模型系统的广泛使用,不仅极大地方便了设计人员,而且也促进了绿色建筑的发展和绿色建筑技术的创新.本文对广州地区具体的既有建筑绿色改造项目进行分析,运用现场考察、仪器检测等方式,分析总结绿色建模优化设计在实际运营过程中的效果.
其他文献
本文以一个西安高层宿舍楼为例,给出了解决高层住宅西晒问题的措施,用软件模拟分析了在采取措施前后西立面太阳辐射量的变化,由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外立面增设遮阳挡板,改善窗户隔热
超高层建筑由于室外风速随高度的增加而呈指数函数上升,因此通过直接对外开窗进行自然通风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使超高层建筑获得自然的室内环境,本研究通过对外围护构造的处理,
介绍了采用水源热泵作为热源的采暖系统.对陕西省汉中某小区水源热泵供暖系统实测,小区项目在冬季供暖期,室内温度在19~21℃,湿度在45%~49%,室内具有较高的热舒适性,地下水源热泵
围护结构设计中,风荷载是起控制作用的荷载,往往采用结构局部的极值风压作为围护结构的设计风荷载.目前工程上应用的比较多的计算极值风压的方法是基于Davenport在零均值穿越
会议
本文从分析宁波区域生态气候着手,结合近几年来当地新建的、具有代表性的大空间公共建筑案例,探索区域生态气候下的大空间公共建筑设计要素以及地方传统材料在此类建筑中的运
空间形态的不同对气流运动有直接影响,进而对围合空间中的悬浮颗粒物分布起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选取已建成的西安市庭院式居住组团为研究对象,提炼其平面布局的基本形式,运
温和地区拥有特殊的气候条件,无酷暑寒冬,温度适宜,在建筑的被动式设计上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医院的被动式规划有益于病人恢复健康.本文结合天然采光、通风、建筑遮阳、被
随着可持续设计理念的推行,相关部门制定出各种建筑节能标准,如中国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在此背景下,用于辅助设计及节能检验的建筑能耗模拟工具得到广泛应用.但对建筑
会议
本文以2015年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青海农村住房项目)为研究课题,通过分析青海独特自然气候,发现建筑节能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从布局、平面、构造、材料等多方面分析
目前,建筑与光伏系统集成有两条主要途径——通过屋顶和通过立面.本文研究分析了这两条途径各自所对应的主要集成方式及集成原则.屋顶主要考虑了坡屋顶和平屋顶,外立面主要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