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热处理改性竹炭脱硝的机理研究

来源 :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shenmeme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温度对改性竹炭脱硝的影响规律和机理.在800、1000、1200℃三种不同高温的条件下研究了活性竹炭的成活率及其对NO的吸附效果,分析了热处理过程中N2保护和利用H2O2氧化处理对活性竹炭脱硝效率的影响,采用XPS方法表征和分析了改性前后活性竹炭表面官能团的变化.结果表明N2保护下,热聚温度为1000℃时未经氧化活性竹炭的脱硝效率最好,对NO和NO2的脱除率可达57.3%和71.1%.热处理改性后,竹炭表面石墨碳、C-O单键和-COO形式的羧基或内酯基发生分解,并在N2的催化作用下,重组形成含氮官能团,从而促进了脱硝效率的提高.
其他文献
数字媒体的兴起使用户得以绕开机构媒体自主发布“新闻”.本文选取了新冠疫情期间四个用户生成新闻案例,总结了用户新闻的类型及其特点.在数字媒体环境下,私人的人际交流公共
在危机传播管理这个公共关系的重点领域,法务履行公关传播管理职能的现象在实践中日益突出,相关研究却还较为缺乏.本研究从职能侵占和公关伦理的角度,对危机传播中公关与法务
课堂提问是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关乎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对基础教育英语课的课堂
2011年11月10日,叶景吕肖像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世纪大厅”推出,这是叶景吕肖像的首次专题展,更将拉开叶景吕肖像全国和全球巡展的序幕。叶景吕与仝冰雪,一个上世纪的普通人,一个新时代的普通收藏家,两个人各自做了一件普通又不普通的事:叶景吕从27岁到88岁,在跨越了晚清、民国、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的62年里,坚持不辍地每年都去照相馆拍摄一张个人肖像。而仝冰雪把这些照片,变成自己的收藏,但这
信息化的突破性进展拓展了人类的生存空间,将人们带入了三元空间时代,即相互交织与转换的“物理空间-社会空间-网络空间”时代,邻避运动在三元空间中形成的政治场域打破了原
《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是马克思早期新闻思想的代表作,而有关理解和诠释日渐呈现某种去政治化和去历史化的趋向.为此,本文以唯物史观与“再解读”的方法,深入社会历史
当你拿起毛笔的时候,不禁会问,中国人手中的这支毛笔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这支毛笔使用了多少年?你或许问老师,或许问爸爸妈妈,我想不管你问谁,你就是问我,我也只能说,搞不清
  为减少燃煤烟气中单质汞(Hg0)的排放,采用液相均匀沉淀法制备出了具有高效脱汞性能的纳米硫化锌(Nano-ZnS).在模拟烟气条件下研究了NOx对纳米硫化锌的脱汞性能的影响,并
会议
网络共同体是网络中以某些共性或纽带连接在一起的人群集合.网络共同体有不同的模式和形态.社区、社群、族群、圈子是网络中典型的共同体模式,它们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相比现
新文科在法学领域的展开就是新法学.建设新法学的根本出发点就是要应对国家需求对文科的挑战,实现对法学的再造.中国的法学教育要抓住机遇向新法学转变,通过有效应对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