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族原子杂化分子碗的合成及区域选择性功能化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共轭分子因其优异的光电性能而在有机功能材料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大多数研究侧重于具有平面π-共轭结构的有机功能分子,而关于曲面共轭分子(例如碗状分子)的研究并不多见,主要归因于其合成难度。
其他文献
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理性设计及其激发态调控属于当前国际前沿研究领域。杂原子与共轭系统独特的相互作用赋予了材料独特的分子结构、聚集行为和光电性能。深入研究杂原子与共轭体系的作用模式、调控机制、以及对激发态和聚集态结构的影响,阐明构效关系,对于提高材料的光电稳定性、拓宽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与设计思路等方面均具有重大科学意义。
具有低成本优势的印刷技术是OLEDs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但印刷工艺OLEDs器件难以像蒸镀工艺一样采用多层器件结构实现器件组装,导致综合性能难以与蒸镀工艺OLEDs器件相媲美,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会议
聚集诱导发光(AIE)是唐本忠教授于2001年提出的光物理领域的一个新概念,是指一类非平面的分子在溶液中不发光,但聚集后发光显著增强的现象。由于AIE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发光分子的聚集猝灭发光的难题,目前已经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研究人员的兴趣。
共价有机框架化合物(COFs)是一类新型的有机多孔材料,具有结构规整、孔道均一、热稳定性高等特点。自2005年Yaghi课题组首次报道COF以来[1],其有机合成方法不断拓展,所制备的材料的稳定性也逐步提高,在很多领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
Molecular packing in organic materials greatly influences the electronic coupling and therefore charge transport process i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organic photovoltaics(OPV) and organic f
会议
芳香分子骨架是最重要的π-共轭结构基元。芳香性是芳香化学的基石,除了数量庞大的有机芳香化合物外,石墨烯、纳米碳管、富勒烯等二维、一维、零维材料也都是芳香体。近年,我们发现用一个含配体的过渡金属[M]替代高反芳香性戊搭炔骨架的桥头碳原子,得到高芳香性的金属杂戊搭炔(M+7C)骨架[1]。
新型芳香单元是获得高性能共轭聚合物半导体材料的基础。本文将介绍二噻吩并咔唑、萘并二并噻吩、异靛蓝并异靛蓝三类芳香稠环单元的合成以及基于它们的共轭聚合物的半导体性质。
我们设计合成了多种氮杂并五苯衍生物,并对其电荷传输性能与非线性光学特性进行系统的研究。通过在氮杂并五苯骨架上引入适当的取代基团,不但得到了良好的溶解性,而且稳定性较并五苯提高了200倍以上。
Light-driven transcription,replication and enzyme catalysis are critically dependent upon a delicate transfer between molecular and supramolecular chirality.
该研究致力于运用超分子自组装的方法,在纳米孔道中实现可逆的多重门控效果。我们预先在不对称纳米孔道内修饰含萘的自组装前驱体,以主体增强的π-π相互作用作为驱动力,将主体、客体分子组装在这样的孔道内,构筑了单层、双层膜以及多层的超分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