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床连续一步法制造微孔炭

来源 :2012年全国活性炭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fegn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采用不同炉芯结构的16料道立式移动床干馏炭化炉,陆续以果核壳和木、竹材三剩物为原料,多次进行高温连续炭化的工业试验.炭化最终温度800℃以上,最高时达到1000℃.日产量小型炉约1t,大型炉2~3t.炭的碘吸附值在450~700mg/g.对本法制得的竹炭,进行孔结构和有代表性物质的吸附测试结果,BET表面积约680m/g,最可几孔直径约0.5nm,其与土窑竹炭的吸附量比较,碘、氨、甲醛差不多2倍,四氯化碳11倍,苯24倍.这种情况与近年来日本进行规模化开发应用的活性木(竹)炭有若干相似之处,但比表面积又要大许多,可以认为论文所说的微孔炭属于一种形态介乎常规活性炭和活性木(竹)炭之间的一种新型微孔型活性炭.
其他文献
输电线路覆冰导致跳闸事故逐年增加,为了保障电网安全,减少因为覆跳闸造成的设备损坏,对覆冰条件下输电线路跳闸概率预测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Logistic 回归算法的覆冰跳闸预测模型,主要包括特征提取、构建模型和预测检验三个方面。首先提出利用数据挖掘方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取有效数据作为模型输入特征。再利用Logistic 算法构建预测模型,实现输电线路覆冰跳闸预测,为实际的线路安全运维提供参考信息
在某些省级电力现货市场出清模型中联络线目前是以计划固定功率的形式来参与市场,在未来的电力区域市场优化中必然要考虑联络线参与优化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建立了考虑联络线参与优化的省级电力现货市场出清模型,并采用成熟的优化算法软件进行求解。设计了联络线不参与市场,联络线报低价参与市场以及联络线报高价参与市场三种场景对该模型的准确性和正确性进行验证,实际运行结果证明联络线参与市场能更加有效地缓解断面越限的
基于有限元软件DEFORM-3D,对H22型钎钢二辊斜轧穿孔生产过程不同工艺参数进行了三维刚塑性热力耦合有限元仿真,分析了顶头前伸量和送进角对毛管尺寸精度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较合理的工艺参数。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结合金相-硬度法,研究了23CrNi3Mo钢渗碳后的连续冷却转变规律。结果表明:23 CrNi3Mo钢渗碳后以0.05~5℃/s不同冷速连续冷却,渗碳层均为马氏体组织;冷却速度≤0.1℃/s时过渡区为马氏体+下贝氏体组织,基体为下贝氏体组织;冷却速度≥0.3℃/s时过渡区和基体均为马氏体组织;且冷却速度≤3℃/s时表面高碳区有网状碳化物析出。23CrNi3Mo
为了研究非对称轧制条件下变形区内金属的变形情况,采用三维大变形热-力耦合刚塑性有限元法,分析了轧辊直径不等的非对称轧制条件下中空钢开坯过程轧件变形的情况,得到了在不同非对称条件下,变形区内应力、应变和尺寸精度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非对称轧制条件下会产生不同于普通压缩变形的附加剪切变形,而且非对称程度越大,产生的附加剪切变形也越大。
针对首钢贵阳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在钎钢高频实验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钎钢高频实验试件的动态应力进行测试,检测高频试验机用于钎钢疲劳试验的负荷能力,研究在高负荷下有无失载现象、线性度及误差分析、电磁激振对动态应力电测系统的干扰影响等多种因素。证实了高频试验机可用于钎钢疲劳试验和采用动态应力电测系统进行载荷谱分析检测是可行的。
论述了数控加工中心系统故障分析和维修的一般方法,并结合实际工作介绍了数控维修技术水平的高低对数控机床的有效利用的影响。
通过对潜孔锤跟管钻进在遇到软弱地层时难以钻进的问题的分析,建立三维模型进行钻具钻进模拟仿真分析,完成冲击挤压跟管钻具设计,并进行野外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钻具能够在软弱地层快速钻孔。
利用废弃的山楂核作为原料生产木质活性炭并对活性炭生产过程中炭化、活化及精制步骤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为山楂核的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使废弃的山楂核具有更加良好的应用前景.实验结果表明在炭化过程中,缓慢的升温速率有利于保证炭化料的得率和强度;活化过程中温度控制在900℃至950℃,时间控制在6h为宜;精制过程中盐酸用量在炭质量的10%为宜.在优化条件下经过炭化和活化步骤制成的活性炭亚甲基蓝吸附值可达1
论文以太西无烟煤为原料,KOH为添加剂,采用物理活化法制备活性炭并测量其苯吸附容量。论文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考察了KOH添加量和活化参数如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和水蒸气通量对活性炭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的影响;分析了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隙孔隙结构与苯吸附容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活化温度是影响活性炭孔结构发育的最主要因素;KOH的添加降低了炭化料的石墨化度,提高了其在活化阶段的反应性,有助于提高活性炭的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