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虚拟现实实验平台在建筑设计体验中的应用

来源 :2013年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ma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领域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新型的各类型技术成果在实际生活中正在逐步扩展和应用,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建筑设计方法正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在建筑设计领域,建筑的形态、功能和空间关系一直是建筑师工作的核心问题,随着复杂性建筑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传统的设计表达与空间体验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建筑设计的要求,建筑师想要更好地把握住建筑的形态、功能和空间的关系,就需要有一个接近真实的空间体验过程,因此怎样给建筑师创造一个良好的接近真实的空间体验过程是至关重要的。
其他文献
为给科技期刊语义出版的发展及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提供参考,根据科技期刊的发展趋势,结合语义出版的特点,研究科技期刊语义出版过程中,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实现.在学术不端行
在“Indigo”类抗癌药物中,靛玉红及其衍生物具有平面或近似平面结构和广泛的共轭体系,可嵌入到DNA或RNA的两个碱基对之间,与DNA或RNA发生相互作用,而对多种肿瘤细胞存在广泛的抑制作用。研究靛玉红与靛蓝结构的构效关系,发现靛蓝具备嵌入核酸分子空隙中与DNA及RNA结合的必要条件。因此,在靛蓝衍生物中,一个或两个N-取代之后,分子内形成氢键的机会就会减少,羰基氧原子与DNA作用的机会就会增加
本文以聚砜(PSF)中空纤维膜为基膜,以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单体,采用紫外线辐射接枝的方法制得PSF-g-AMPS荷负电聚砜中空纤维膜。研究了不同单体浓度、辐照时间、阻
本文分析了鄞州区下应街道潘火桥蔡氏宗祠男女合祠分设的建筑成因、布局及其特征.1870年,蔡氏宗长蔡耀打破封建时代男女歧视思想,提出"分设女祠",比中国近代史上男女平等思想
本文通过对深圳传统地域建筑、深圳近代史与近代建筑史、深港近代关系进行研究,并结合对部分建筑的实地调研,探究各种不同的建造背景及目的、建造者的背景、建造环境及建筑材
在信息时代下,5G在网络强国战略中占据着极其关键的位置.当前,越来越多的经济体都加快了5G发展步伐,旨在尽快实现5G的商用落地,而我国5G产业发展速度也逐步加快,市场需求逐步
近年来,锂硫电池由于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1675 mAh/g)和比能量(2600Wh/kg),以及原料价格低廉和环境友好等优点,从而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地关注。但是硫和硫化锂的绝缘性、穿梭效应以及体积膨胀这三个难题极大地限制了锂硫电池的发展。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提高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本文研究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聚苯胺(PANI)以及聚苯胺碳化后的多孔碳材料(C_(PANI))在锂硫电池
  研究构建了一个虚拟现实实验,对人在城镇空间体验过程中的空间认知、空间记忆及空间行为进行研究。实验招募了76名参测者对虚拟西递环境进行体验,通过分析其行为轨迹和主观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以其特有的优势,广泛的被关注。如何提高其阳极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是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发展的一个重要挑战。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阳极催化剂研究最广的是Pt催化剂,Pt基催化剂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在催化氧化甲醇的过程中会被中间产物CO中毒而伤失了部分活性,影响其的催化效果。论文第二章针对Pt催化剂CO中毒的问题,向Pt催化剂中掺杂了CeO_2,CeO_2对CO的氧化有着高度的敏感性,会加速CO的氧
  作为早期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的欧洲学者之一,德国建筑师恩斯特·鲍希曼(Ernst Boerschmann,1873~1949,又译柏石曼)于1902~1930年三次来到中国,对于中国传统建筑进行考察活动,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