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平衡如何影响反气旋脊点水平位移

来源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j78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些影响严重的干旱往往由反气旋过度超期停留所致,针对反气旋西脊点研究显示:当脊点附近大气动能增加(减少)时大气势能就减少(增加),此时反气旋西脊点向东南(西北)方向位移(西风带情况下),同时大气经向(南北)温度梯度以及纬向(东西)温度梯度加大(减小);经向垂直切变和纬向垂直切变也同期加大(减小),大气处于不稳(稳)态;另外大气内能比动能与势能之积为常数,是一种非线性能量守恒,即当动能减少(增加)内能又同时增加时,势能会激烈增加(减少),最后研究还显示:大气内能的增加主要靠增加大气势能来平衡,从而地球大气平均温度增加将使大气环流发生重大改变.
其他文献
微囊藻毒素(miarocysCi nMC)是在蓝藻水华中出现频率最高、分布最广、产生量最大和造成危害最严重的藻毒素、危害最严重的环状七肽类肝毒素,微囊藻素(MCs)是环肽类肝毒素,进入动物体内后,可经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作用与谷胱甘肽(GSH)结合,形成水溶性较强的的MC-GSH结合产物,然后在多种酶的作用下进一步代谢成MC-Cys而排出体外.本实验采用液相色谱监控合成反应,优化得到MC
目的:为制定中国幼儿前期男性红细胞计数正常参考值的统一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了中国43个单位用显微镜计数法测定的6753例幼儿前期男性红细胞计数正常参考值,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其与八个地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发现幼儿前期男性红细胞计数正常参考值与中国地理因素之间有很显著的相关关系(F=13.54,P=0.000).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推导出了一个回归方程:=3.851+0.00
文章旨在了解武汉市日均气温对居民每日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关系.根据武汉市2004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每日居民死亡资料和同期气象指标及大气污染指标,采用非线性分布滞后模型,在控制季节趋势和其他混杂因素后,研究日均气温与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武汉市日均气温对心血管疾病死亡效应曲线为J形,对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效应为U型.冷效应具有延迟性,心血管疾病在低
本文选取典型、难降解的苯为VOCs目标污染物,采用自制固定床连续流反应器,创新设计真空紫外光解协同臭氧催化氧化(VUV-OZCO)工艺降解苯.首先制备高活性的臭氧催化氧化剂Mn/ZSM-5,联合VUV光解与臭氧催化氧化技术,使苯经过VUV光解后,利用VUV光解产生的臭氧进一步催化氧化残余苯与中间产物.纯ZSM-5催化剂臭氧催化活性很低,Mn的掺杂有效提高Mn/ZSM-5催化剂的臭氧催化活性,延长催
本文采用共沉淀分离富集-高分辨连续光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龙潭湖水中重金属铅的含量.通过Mn2+-phen-SCN三元络合物体系分离富集水中的重金属铅,分别探讨了各共沉淀剂加入量、pH、共存离子的干扰等因素对分离富集过程的影响,并对原子吸收光谱测定过程中的灰化温度和原子化温度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大于0.999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9%~4.7%(n=6),回收率
采用水热法制备形状均匀的窄分布的中孔Co3O4纳米棒,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透射电镜(TEM)和选区电子衍射(ED),X射线衍射(XRD)、X-光电子能谱(XPS)和N2吸附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了中孔Co3O4纳米棒的CO催化氧化化学发光性能.结果表明,多孔纳米棒表现出较强的CO氧化发光(CTL)强度,催化发光性质可以用于新催化材料的筛选和环境挥发性物质快速监测.
南四湖流域水质因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设备受关注.为考量南四湖流域实施"治"、"用"、"保"并举策略等综合治理措施的效果,积累南四湖调水前完整宝贵的水质资料,开展南四湖水质空间分布监测工作势在必行采用网格布点法,运用遥感影像技术和GPS卫星定位系统,结合对湖区覆盖类型的实地调查,确定了湖区和入湖河口两类监测站点坐标,拟定了水深、流量(河口)等水文监测要素,水质监测项目包括水温、pH、CODcr、NH3
本文对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移动式销毁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了分类,对废弃物的管理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对废弃物的最终处理提出了看法.提出废弃物管理归纳为以下5个阶段:废弃物的产生途径和临时存放→废弃物保管→废弃物采样与分析→废弃物洗消→废弃物交接等。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材料制品可能遭遇自然环境、运行环境的侵害,如果在制造过程中损伤了材料固有的特性,这种侵害还会显著加速,从而导致出现材料的腐蚀、摩擦磨损磨蚀、断裂(蠕变、疲劳、应力集中等引发的),使材料制品提前失效、发生事故、造成人类灾难,这又加速了环境的污染,又进一步加速材料的提前破坏、提前失效,在研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时候,一定要把"材料的延寿、材料的减量化、材料的重复使用
环境微生物消毒技术是环境污染消除的重要技术之一.本文分别综述了水体和空气中的环境微生物消毒技术原理、方法和研究现状,通过介绍国内外消毒技术的发展历程,对给水处理消毒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并对新模式、多组合消毒技术等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有益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