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鲇形目鱼类的RAPD分析

来源 :第八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xiaojie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怀头鲇(Silurussoldatovi)、鲇(Silurus asotus)、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和乌苏里拟鲿(Pseudobagrusussuriensis)等4种鲇形目鱼的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所使用的12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3条引物做进一步分析,共检测出419个信息位点,其中多态性片段408个(多态性片段的比例为97.37%)。4种鲇形目鱼类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P)介于20.29%和41.77%之间;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1584~1.7771;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0871~0.1734:各群体的Shannon,S信息指数(H0)为0.1254~0.2514。表明4种鱼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处于中游水平。采用软件MEGA3.1中的UPGMA程序和NJ程序分别进行聚类,构建亲缘关系树状图,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即怀头鲇群体和鲇群体聚为一类,黄颡鱼群体与乌苏里拟鲿群体聚为一类。
其他文献
我国证券业自80年代初起步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初步形成了一个以“两所两网”为依托的证券市场体系.然而,近来证券业的不景气尤其是股市的持续低迷却又对我国证券业的发
本试验以毛竹干种子为材料,用不同剂量的137cs-γ射线和不同浓度的NaN3对其进行诱变处理,研究两种诱变方式对毛竹种子发芽率以及萌发种子内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0 Gy剂
会议
为了充分利用刺槐同源四倍体种子胚变异以及探索植物同源四倍体的遗传特征,研究了刺槐同源四倍体种子胚分型及其细胞生命力特征,主要结论如下:刺槐同源四倍体种子胚按照子叶数量
会议
利用石蜡切片法,研究NAA和IBA对饲料型四倍体刺槐组培苗营养器官组织结构的影响,发现:除茎以外,组培苗根和叶的解剖结构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差异,这些差异说明经NAA处理后的组培苗
会议
利用线粒体COⅠ和COⅡ基因序列分析法,研究13种色斑型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Pallas的系统分化,计算核苷酸的使用频率,并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在用于分析的COⅠ基因和CO
会议
本文研究了环境因素和种子质量对毛竹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毛竹种子萌发的环境因素中温度是主要决定因素。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0~30℃,低于15℃或超过35℃均
会议
对8个种源的574个毛白杨无性系纤维长度性状的分析表明,纤维长度性状在种源内、种源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且受中等至较强的遗传因素控制。建立了毛白杨无性系纤维长度性状
会议
采用RT-PCR方法从竹子中分离了一个新的编码蔗糖转运蛋白的基因。cDNA长1668bp,编码555个氨基酸,GenBankq中登记号为EU247931,命名 BoSUT2。序列分析表明,BoSUT2与其它单子叶植物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使川西北的生态环境遭受重创,大量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在经历了强震和连日的暴雨冲刷之后,大规模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和洪水,使得处于四川的大熊猫栖息地损
会议
本实验将分离优化的蓝狐精子置于38.5℃条件下的BO液5%CO2培养箱中进行获能培养后,分别在6个DMSO浓度(0%、0.1%、0.2%、0.5%、1.0%、2%)和4个时间段(15分钟、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