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环保领域公众参与新模式助力京津冀环境改善

来源 :2015中国发展论坛·京津冀环境与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rplerain9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现京津冀地区生态修复和环境改善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广泛的公众参与.本文在对当前国内环保公众参与缺位和不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环境标准制定、排污总量控制、环境污染监控、环保新技术的应用、环保志愿服务和宣传、环保诚信建设和环保投融资等方面,提出了公众参与的模式和思路,并对政府如何更好引导环保公众参与提出了建议.
其他文献
伴随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全面推进,京津冀区域周边的集体建设用地已经成为城镇化的主要区域.京津冀各地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转变增长方式、完善土地管理机制
京津冀区域是环渤海经济协作区的核心,水资源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本文根据国家长远发展对资源环境管理的改革要求,探索基于智库理念的水资源生态(
全面实施中央制订的"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三角经济带"等国家发展战略,更好发挥首都地缘政治经济文化优势,改革创新有所作为,依法有序主导深化推进首都京津冀一体
近年来,北京市的发展环境,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尖锐,城市病趋于严重,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不尽合理,低级次产业清理改造任务艰巨,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社会矛盾纠纷高位运行.特别是低
北京的城市垃圾处置产能压力巨大,河北省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整体污染严重.为解决区域内再生资源存在的问题,基于京津冀生态一体化的背景,首先对区域内再生资源产业链协作的需
本文从北京经济结构调整下的创新要素集聚与区域间技术转移合作出发,面对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首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调
抓住"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机遇,把高端农副产品生产、农副产品物流、仓储和配送、乡村旅游开发、新产品研发和新技术推广,以及生态型农业建设作为"京津冀"农业一体化发展
通过国外游客的旅游消费带动本地区经济的增长是旅游刺激经济的一种溢出效应.以此为基础,本文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来对京津冀三地区国际旅游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导、亲自推动的三大国家战略之一.北京市和天津市地域相连,人缘相亲,历史渊源深厚
本文从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出发,在明确功能定位、加速推进京津冀区域合作进程、稳妥疏解首都非核心功能、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提高北京对周边地区的辐射效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