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率变频调速技术发展及其节能效果

来源 :上海市电机工程学会、上海市电工技术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xtronnp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变频调速是通过改变电机定子供电频率(改变同步转速)来对电机调速的.在各种调速技术中,变频调速可根据电机负载的变化实现自动、平滑的提速或降速,调速特性基本保持了异步电机固有特性既转差率小的特点,因而其效率高、调速范围宽、精度高且能无级调速,是异步电机最理想的调速方法,尤其适用于水泵和风机.与传统的阀门、挡板调节相比,变频调速节电率高达30%以上.本文介绍变频调速的技术特点与应用。
其他文献
伴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交通网的不断的完善,但是城市交通拥挤、堵塞现象反而日益严重起来,造成的损失巨大.有关资料表明,美国一年由于高速道路交通拥挤带来20亿h的时间损失,7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我国这类问题主要体现在一些大型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自从改革开发以来这些城市纷纷修建城市高速道路,在各地的称谓不同,北京为快速路、上海、广州为高架桥,但是他们的共同的特点就是全程五交叉口、全
公路隧道属于公路特殊构造物,是公路交通的咽喉要道.因此,公路隧道监控系统是保障隧道交通安全畅通、提高隧道交通舒适度的关键系统,本文旨在针对公路隧道的具体特点,提出公路隧道监控系统的总体控制方案。
网络技术的发展,Internet服务日益普及,网络的拓扑规模和信息流量的迅速扩大.网络视频会议、网络多媒体教学、IP电话、交互式仿真、网络游戏等网络多媒体的应用不断扩展,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一对多或者多对多的数据传输,并且传输的数据量普遍较大.当网络上同时有较多多媒体网络服务时,若采用传统的点到点单播通信方式,将严重降低网络传输效率,浪费网络资源,甚至造成网络堵塞.多播(Multicast)正是针对
信号系统是确保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安全和效率的关键系统.CBTC是信号系统的一种新制式,正逐步成为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发展趋势.经研究,上海轨道交通将以CBTC作为信号系统统一的基本制式.从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的要求出发,实现CBTC互联互通已成为网络资源共享的一个课题.CBTC互联互通是一项世界性的课题,美国纽约卡那西信号改造工程、法国巴黎3、4、9、10、12号线的信号改造工程以及欧洲MODU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是下属乌石化炼油厂是公司的一个大型燃料化工型生产厂,具有500万t/a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目前有生产装置14套:包括两套250万t/a常减压装置,一套80万t/a蜡油催化裂化装置,一套120万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等.随着变频调速技术的日益成熟,利用变频器和DCS等元器件的有机结合来控制系统调节输油泵的输出流量使之操作最优化成为了主导技术.乌石化总厂和炼油
自动励磁调节系统是同步发电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励磁功率单元,它向同步发电机的励磁绕组提供可调节的直流励磁电流;第二部分是励磁调节器,它根据发电机及电力系统运行的要求,自动调节功率单元输出的励磁电流.其主要作用是在发电机出力变化和系统故障等工况下,维持发电机端电压恒定或在给定水平;保证机组间无功功率的合理分配;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以及提高继电保护动作的灵敏性等.本文
当前,静态励磁系统在国内电厂已经得到普遍使用,而随着发电机组容量的大幅提高,作为励磁调节器的一部分可控硅整流桥的电流容量也越来越大,因此对可控硅整流桥的监控要求也越来也高.早期的励磁系统只对可控硅整流桥的触发脉冲进行监视,如果失去脉冲则相对应的可控硅也将不能导通,但如果由于可控硅本身损坏造成不能导通则调节器无法判断出来.针对以上不足最近几年新开发的静态励磁系统都带有了可控硅导通监视功能,本质上为调
现代的励磁系统一般都配备两个完全独立的工作通道,配备独立的电压互感器(以下简称压变)和机端电压检测回路,每个通道都具备手动和自动两种工作模式,这样就有足够的能力避免压变断线造成的危害.正确及时地判断是解决压变断线问题的关键一步,本文将着重探讨励磁系统判断压变断线的判断依据。
发电机组推行辅机调速节能势在必行,而高压变频技术长足发展和日臻完善,采用高压电动机变频调速技术来降低厂用电量,成为电厂首选的节能技术措施.山东黄台电厂300 MW的8号机两台引风机进行变频改造选用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上海科达机电控制有限公司生产的MAXF(R)系列高压单元串联多电平电压源型直接高一高方式变频器MAXF1800-6000/2200,该变频器采用无极性电力电容(可大大降低设备后
风力发电作为21世纪发展最快的一种可再生能源,随着风电场的容量越来越大,对系统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研究风电并网对系统的影响已成为重要课题.早期风电的单机容量较小,大多采用结构简单、并网方便的异步发电机,直接和配电网相连.而风电场所在地区往往人口稀少,处于供电网络的末端,承受冲击的能力很弱,因此,风电很有可能给配电网带来谐波污染、电压波动及闪变问题,风电的随机性给发电和运行计划的制定带来很多困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