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箱调节阀的选择与节能

来源 :2017年全国空调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1253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两管制空调箱换热盘管与等百分比特性调节阀串联设置,并根据冷盘管的静特性计算其与调节阀在不同S值的合成放大系数时,发现合成放大系数最接近线性的,不是S=1的压差平衡电动调节阀,而是S=0.11的等百分比调节阀.供热时,换热盘管与S=1的压差平衡电动调节阀的合成放大系数的线性度,也不如S=0.3~0.5的等百分比调节阀.而且所用调节阀S值的下降,又为空调水系统留出不小的节能空间,值得业界同行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其他文献
介绍了该工程空调冷热源与水系统、通风系统设计的总体情况结合超高层建筑的特点,分别从空调系统的分区与节能、与暖通关联的综合防灾技术、环保与施工安全设计要点等多方面进行了阐述;着重对该项目采用的空调复合冷源、系统的竖向分区、大温差变风量低温送风空调等技术,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讲解与分析.
为了缓解我国城镇用电峰谷的矛盾,本文将详细介绍一种将热泵型多联机空调系统和小型冰蓄冷装置结合在一起的热泵型蓄能空调系统,兼具有蓄冷和蓄热功能,可以实现蓄冰、融冰释冷、蓄热、释热、常规制冷和热泵6种运行模式,最后与常规的热泵型多联机空调比较分析了其具有的经济性优势.
采用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针对一种混合动力燃气热泵系统在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进行了评估,确定了系统边界,建立核算模型,得到了系统在生产阶段、运输安装阶段、运行阶段以及回收利用阶段等各个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统计了系统各个阶段以及全生命周期总的碳排放当量.总结了系统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减排对策.对比分析了其与单独电力驱动热泵在全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量.最后讨论了系统的碳减排方法和减排潜
结合地理环境、使用功能、负荷分布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基于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上虞体育会展区游泳馆的空调冷热源配置和室外地埋管系统设计,着重讨论了土壤冷热平衡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
某工程利用地下室IDC机房的余热作为水环热泵系统的热源,同时在温度合适时直接利用水环热泵系统的水源冷却IDC机房,不开启IDC系统的离心制冷机组,达到空调系统的节能运行建成运行后实测达到预期设计目标.
通过对多个民用建筑地下车库一氧化碳浓度的实地检测并进行分析,提出了民用建筑地下车库一氧化碳浓度的检测和联动装置的设置要求,可以作为民用建筑的设计参考.
随着建筑节能越来越受到重视,变风量空调系统在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但是风机动力并联型末端在设计中仍有一些疑问有待商榷,例如热水盘管的选型位置和运行调节方式.针对风机动力并联型末端热水盘管安装位置,依托实际设计案例,分析了热水盘管位于末端装置出风口和二次回风口两种情况下的相同与不同,提出了变风量空调系统风机动力并联型末端选型的一些建议.
该超高层办公楼幕墙采用内呼吸式幕墙,结合建筑物的特点,该办公楼的空调系统采用了水源热泵型VRF系统;此文着重分析了本项目中的内呼吸幕墙通风系统的设计以及超高层水冷VRF系统设计,旨在为同类型项目提供一些参考.
针对某一中庭式商业建筑,首先通过现场实验测试空调送风参数,以测试结果为依据建立验证数值模型,将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合理可靠.其次,在6次换气次数和19℃送风温度的情况下模拟研究了层式送风的气流组织特性及热舒适性,分析比较了两种送风方式下的温度场,PMV场,研究表明,在层式送风下,建筑工作区域温度覆盖较好,垂直温差缩小,热舒适性良好.
以水蓄冷为能源核心的区域能源系统辅以合理的控制体系及调控策略能实现能源的削峰填谷,有效缓解电力供应紧张局面,实现能源的季节性平衡,并节省可观的运行费用.本文借实际工程数据研究分析不同负荷工况下的运行效果并就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展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