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忍冬藤HPLC 指纹图谱研究

来源 :首届全国方剂组成原理高峰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angel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华南忍冬藤的HPLC 指纹图谱,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RP-HPLC 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 柱(250mm×4.6mm,5μm),乙腈 -0.3%甲酸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38nm。 用国家药典委员会“相似度评价软件(2004A)”处理分析,建立红腺忍冬藤的HPLC 指纹图谱。结果:确立了12 个共有峰的共有模式,10 批红腺忍冬藤样品指纹图 谱相似度高。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为评价华南忍冬藤药材的质 量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分析1307 首古今方剂的药性组方规律,探讨了平性药组方配伍用药规律。 方法:从国家规划教材《方剂学》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药典》)中筛选 1307 首方剂,并以《药典》等为药性的判定依据,将获得的数据录入自创的“中药方剂药 性数据分析系统”,分析探讨平性药组方配伍规律,并以平性药分别作为君、臣、佐、使的 应用频次上限10%确定为该组方角色常用药物,频次上限25%定为该组方
目的:研究促孕复方有效部位及有效部位群组合物DS147对胚胎着床障 碍小鼠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将受孕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给药组,采 用超排卵诱导小鼠胚泡着床障碍,给予促孕复方有效部位及有效部位群组合物 DS147进行干预,于妊娠第8天处死小鼠,观察妊娠率及平均着床点数。结果:促 孕复方乙酸乙酯部位可将着床障碍小鼠妊娠率提高至50%( P < 0.05),乙酸乙酯 部位进一步分离筛选得到其促
目的 对治咳川贝枇杷滴丸中容易发生质量变化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评 价。方法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分别对四个不同厂家处方相似的制剂产品的质量进 行评价研究,并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 × GC/TOF-MS)对治 咳川贝枇杷滴丸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聚类分析结果显示 过期样品与正常的各批次样品之间差异最大,挥发性成分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点。 实验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确定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金振口服液中黄芩苷和甘草酸含量测定的HPLC 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C18(150 mm×4.6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体积分数0.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为室温。结 果:黄芩苷和甘草酸进样量分别在8.29-99.48 μg 和3.90-54.60 μg 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分别为
目的 探讨银杏提取物及其有效成分单体对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及检测影响因素,建立及优选动态取血测定血小板凝集速度与程度的方法和测定 条件,研究量效关系,为以生物指标作为银杏制剂的质量控制手段的研究提供理 论基础。方法测定银杏提取物中黄酮类和内酯类有效成分含量,进行体外实验 观察银杏提取物对家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并探究各检测影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 影响,优选测定方法和条件,考察量效关系,同时研究槲
目的:观察参杖颗粒对免疫性肝损伤大鼠的率、血清IL-10、IL-12 水平和肝组织病 理改变的影响,探讨参杖颗粒对免疫性肝损伤大鼠的肝组织的保护作用,研究参杖颗粒防治 慢性肝病的药理学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目的:观察参杖颗粒对实验性肝损伤大鼠的血清IL-10、IL-12 水平 和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研究参杖颗粒对实验性肝损伤大鼠的肝组织的保护作 用,从而探讨参杖颗粒防治慢性肝病的药理学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三个波长段同时测定沙棘颗粒中槲皮素、山萘酚 与异鼠李素的含量。方法经室温两步提取处理沙棘颗粒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测 定其中的槲皮素、山萘酚与异鼠李素。在反相液相系统中,固定相为Symmetry C18 柱(4.6mm×250mm,5.0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溶液(40: 60);室温条件下 流速1.0mL·min-1;对于槲皮素,检测波长为266nm,山萘酚的检测波
目的:观察医院制剂外阴洗剂在治疗湿疮中的应用。方法 232例随即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口服四妙丸和西替利嗪片剂,治疗组外加外阴洗剂稀释冷湿敷。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皮损及瘙痒改善情况。结果 外阴洗剂是我院制剂室产品。是根据我院妇产科使用多年的协定处方制备而成,由黄柏、苦参、枯矾、黄连、蛇床子、生百部组成,功效清热燥湿,杀虫除带止痒,用于治疗妇科湿热下注,症见阴部瘙痒红肿,带下量多,色黄。近年来,
会议
综合论述了药物代谢组学,中药组分配伍研究,与方剂组学三项近年 来新兴的方剂研究方法,为方剂的现代化研究提供实验思路与方法的参考,推动 中医临床治疗的规范化,与方剂研究的国际化,丰富中医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