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以期准确了解和掌握托幼儿童肠道寄生虫病主要流行种类,流行的程度以及流行的强度,及托幼儿童肠道寄生虫的感染率、发病率以及对托幼儿童健康的危害程度。通过调查研究和资料统计.科学分析经济高速发展与托幼园所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率降低的相关性.以保证今后托幼儿童寄生虫病流行防治措施的科学性、经济性和适宜性。进而促使政府相关部门共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针对托幼儿童肠道寄生虫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进行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按照既定的调查路线填写统一的调查表.统一的调查方法进行调查.特别是可能对查找传染源可能有帮助的调查登记项目认真填写存档核对同时将托幼儿童父母的工作性质,文化程度,托幼儿童除托幼机构外的居住地、活动地也详细记录以便从中了解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源发生地同时对儿童的血红蛋白浓度水平进行平行调查.借以了解托幼儿童寄生虫感染者与未感染者血红蛋白浓度的差别。以期观察寄生虫对儿童营养水平的危害水平。每人留取大便2--4g存放取样杯中,由调查人员收取样本检查合格后填写标本标签,。采用的检验方法是根据: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编写的《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2006年11月第3版)规定的寄生虫检验方法进行操-作。包括方法一和方法二。方法一是甲醛-乙酸乙酯沉淀法(WHO推荐方法),方法二肛周寄生虫检查法是采用软粘透明纸肛门拭子检查法。方法一主要是利用寄生虫卵的比密大。可沉积于水底的原理来检验蛔虫、钩虫、鞭虫等虫卵,其检出率高且对环境无污染。方法二主要利用寄生虫的习性来检验蛲虫卵。每个托幼儿童均采用方法一和方法二同时检验.这就大大提高了肠道线虫的检出率。其具体调查流程是:通知接受检查的托幼儿童首先留取2- 4g早晨粪便于标本盆内,调查人员收取样本检查合格后填写标本标签带回实验室,再进行体格检查,抽末梢血化验血红蛋白浓度。特另0是用方法二粘贴对蛲虫检查时.需用手指尽量展开被检儿童肛门及肛门周围皱褶.以确保检查阳性率。同时详细记录有关信息,标本由主管检验师以上职称者检验报告。结果:1.调查情况:本次拟调查托幼机构184所。调查托幼儿童人数:30045人。其中男性15826人,女性14216人,男女为1.12:1;年龄为3-6岁托幼儿童,年平均年龄为4.5岁。其中市直机关(包括厂矿企业所属包括小学学前班12所)39所。乡镇村145所(包括乡镇企业及个体托幼园所)。调查3-6岁儿童共30045人(男性15829人.女性14216),其中男性儿童寄生虫感染人数为4054人,感染率为25.61%,女性感染人数为3858人。感染率为27.14%。男性女性寄生虫感染率无显著差异。性别合计感染率为25.82%,比2000年我院调查的托幼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率60.2%有明显下降,这与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有密切关系(2007年经济比2000年经济指标翻了5倍)。市直机关(包括厂矿企业所属托幼机关)39所共6816名,其中男性3655人。感染人数522人,女性3161人感染人数为448人,男女性别合计感染率为14.23%。乡镇村托幼园所(包括乡镇企业所属托幼园所)145所共23229人,其中男性12174名。感染人数3532人,感染率为29%,女性11055名,感染人数3410,感染率30.85%。由上可知市直托幼儿童感染率明显低于乡镇村托幼儿童的感染率。可见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和健康教育的差别与儿童寄生虫感染率的高低有密切负相关性。对托幼儿童寄生虫病防治根本是加快经济发展并加大托幼儿童健康教育的投入。结论:要保证托幼儿童保健事业的良性发展概括起来便是:经济发展是根本,卫生监督是关键,健康教育是保证。流行调查是前提。因此,今后我们将把托幼园所托幼儿童肠道寄生虫病防治作为儿童卫生保健的常规工作来常抓不懈,把科学防治儿童肠道寄生虫病的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托幼儿童卫生保健工作中。抓住现在社会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有利契机,加强宣传教育和加大科研投入,使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儿童卫生保健,共同促进儿童健康保健事业的快速稳步发展。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托幼儿童肠道寄生虫病危害性的认识水平,进而采取有效的积极的自我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