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思路和探讨

来源 :第四届肿瘤外治国际学术年会暨首届国际互联网+中医肿瘤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yuxuan0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医学术发展已形成一些新的特点,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也必然会带来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采取现代化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能够加速中医基本理论的研究进程,同时也符合中医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要求。通过深人研究,更能加深人们对中医理论的认识,促进中医理论更加规范和完善。
其他文献
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又称为肿瘤相关性疲劳,是一种主观感受.中医将癌症患者的疲乏症状常描述为“倦怠、四肢不举、神疲懒言”等。根据癌因性疲乏症状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可归为“虚劳”、“血虚”、“郁证”、“不寐”、“百合病”等范畴。中医多元疗法是导师刁本恕主任医师总结前人,并结合自身多年临床实践总结而提出。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辨证论治为基础,将两种或两种以
中医对于肿瘤的治疗方法绝非单一化的,根据其发病部位不同采取相应的特点治疗,即中医的辨证施治,而现代肿瘤放化疗后产生的各种症状刁老师也依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辨证施治,特点治疗。除穴位敷贴疗法、钟罩灸,刁老师还擅长用耳针疗法、药线灸、刺络疗,针刺疗法等多种外治法配合治疗,都有优良效果。
恶性肿瘤已成为目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见病,而肿瘤患者常常需要进行放化疗治疗,这些治疗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包括口腔溃疡、口干、食欲差、恶心、呕吐、腹痛、厌油、便秘、腹泻等临床表现,常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延误继续放化疗治疗时机,而失去远期疗效.刁老从事临床40a余来,医术精湛,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内外合治治疗肿瘤放化疗后毒副反应有较深入的研究.吾师认为,放化疗对
患者症候属于肺肾气虚证:喘息,气短,动则加重,自汗,腰膝酸软.临床评估疼痛诱因、性质、腰部活动,下肢感觉、运动感觉;做好腰部、腿部保暖;采取穴位敷贴、耳穴压贴等方法治疗。
目的:针灸配合治疗肿瘤.方法:针灸十二背俞穴、十二募穴及四肢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下合穴.结果与结论:通过经络穴位的双向、整体功能调节,起到调和阴阳,扶正固本、理气活血、清热解毒、通经活络、化痰散结、健脾益肾、解郁舒肝的功效,临床疗效好,值得研究总结.
目的:探索张氏拔罐三联法对癌症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对部分癌症患者运用张氏拔罐三联法的治疗经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此方法治疗下,不同阶段癌症病人的病态症状都可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张氏拔罐三联法可有效舒缓癌症患者的多种病态症状,改善健康状态,值得推荐.
肺腺癌属于祖国医学"肺岩"范畴.临床上根据患者体质、年龄、性别等差异,则有不同临床表现,不过总归属于素体虚弱,肺气不足,肺阴亏虚,痰浊内阻,瘀血内停等范畴.笔者有幸跟随刁本恕老师学习,通过跟师临床,发现刁老师对于肺腺癌的治疗,注重运用内外合治的方法,强调中医药对于肺腺癌中后期化疗具有增效减毒的作用.
刁本怒老师对肿瘤患者的治疗从患者入门就开始了干预,无论是诊前问答,言谈举止,诊后嘱咐都进行了引导和纠正,笔者有幸随刁本恕老师跟诊抄方观察到刁老师常常先以言语正其心,然后再逐步治疗,这与王阳明心学中心外无事、心外无物有异曲之功,正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所提到的六不治。先正其心,再治其病,则病易愈。
中医学将癌症所致的疼痛称为"癌瘤痛",是指瘤毒侵犯经络或瘤块阻滞经络气血而致机体某部位发生的疼痛.西医治疗癌痛日渐成熟,疗效显著,但随之带来的副作用也让临床工作者很是困扰.针灸是中医学在治疗疾病中的特色,其主要是通过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达到止痛的目的.且针灸疗法无副作用、成瘾性,应用方便.
任建琳教授从事临床工作20a余,善于治疗大肠癌、食道癌、胃癌等消化道肿瘤;肺癌、乳腺癌、甲状腺肿瘤、前列腺癌等良恶性肿瘤,经验丰富,疗效显著.现将任教授健脾扶正法治疗大肠癌验案2例进行介绍.大肠癌病位在肠,本虚标实,脾虚为先,虚久及肾,脾肾两虚,标实多为湿痰热毒瘀。治疗大肠癌当以健脾为主,佐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燥湿化痰等。健脾扶正法能延长大肠癌术后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防止肿瘤复发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