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后慢性肾衰虚证患者upro、IgA、PTH、FN变化研究

来源 :全国辨证论治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023144553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简称慢性肾衰,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危重病之一.它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肾脏损害,主要发病机理为肾功能持续减退,体内代谢废物(肾毒素)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内分泌代谢障碍、免疫功能低下,并造成全身各系统损害,进而加重肾功能损害,以致不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其主要病理形态改变是肾小球硬化与细胞间质纤维化,而其造成的免疫功能损伤则可能是慢性肾功能患者易发生感染的因素之一. 本实验探讨研究慢性肾衰虚证与实验室检测指标尿蛋白定量(upro)、免疫球蛋白(IgA)、尿微量蛋白(PTH)、纤维连接蛋白(FN)的关系;以期利于临床疗效的判定并提高中医辨证治疗的说理性。
其他文献
高脂血症属祖国医学的“痰证”、“湿浊”、“眩晕”。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上运用降脂散治疗高脂血症63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并讨论了降脂散的治疗药理。
为了科学地总结群体经验,开展多中心协作,继承和发展中医辩证施治的理论和实践,有一个比较客观的、可计量的重复性好的血瘀证症状体征,笔者查阅各时期相关名医专著、医案以及各个时期的中医文献,对血瘀证古代文献进行整理,统计出血瘀证的症状体征,在此基础上,再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开展大样本、多中心合作,使用智能统计方法——基于熵的关联度进行统计,使其规范化,进一步证明中医的“证”是可以客观辨证的。
笔者在关于调心方的一系列研究基础上,针对目前国内外未见中药复方有效部位调节Aβ诱导的神经毒性作用的研究,拟环绕AD主要病理环节,从细胞和分子水平,进一步比较TX0201和EGb761对Aβ所致类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AppmRNA,神经元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mRNA,特异的凋亡信号转导分子Caspase-3的影响。
近视眼是以视近清楚,视远模糊为临床特征的眼病。近年来随着电脑的普及和学生课业负担的加重,我国青少年近视眼发病率已由1998年的世界第四位上升到1999年的第二位。最近报道上海市小学五年级近视眼的患病率已达58.2%~66.14%。目前尚无一种确切有效方法控制近视眼的发展。通过反复查阅文献,笔者发现梅花针治疗青少年近视眼有效,本研究观察了电梅花针治疗青少年近视眼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愈心梗液是由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心内科长期治疗心肌梗死的有效方剂——抗心梗合剂加减而来。以往临床观察表明,抗心梗合剂结合西医常规治疗AMI,具有明显降低患者住院死亡率的作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功能不全和心室重构密切相关,心室重构是受机械性超负荷、神经内分泌的激活及基因的调节而发生的心室重量、容积、形状及功能变化。心功能是影响AMI预后的关键因素,因此近年来AMI后心功能的保护研究成为心血
朱震亨全书一卷,编撰年代1937年左右.是宋代的方书,朱氏认为就有关疾病的病源、病理问题,很少论述,"仲景因病以制方,局方制药以俟病"故予以补充发挥,所以称"局方发挥".全书以问答的形式讨论了三十多个问题,主要根据病源、病理的变化,以"阴易亏阳易亢"为核心从理论上分析方药使用、方剂作用等问题.主张辨证用药,不拘成方.全书涉及风病(口鼻出血、皮肤燥痒、难产死胎血脉不行)、痿病、吐酸、气门(气机失宜)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隐匿、恶性程度高、预后差,严重威胁到人类的身心健康.因而探求肝癌的发病机制,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一直是基础医务工作者努力的方向.以往的研究表明,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肝癌涉及到多基因的改变[1-8],为更广泛地揭示DEN诱发大鼠肝癌肝组织基因表达的差异,上海中医药大学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联合采用AffymetrixRat230AGeneChip
肝气逆、肝气郁两证是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从"肝郁证"中分化出的两个单一证候.经人群和临床流行病学调研,建立两证临床辩证标准和证候概念.两证是肝疏泄太过或不及两种病机所致的两种始发证候.因此,从两证入手是探索肝疏泄失常微观机制的直接途径.前期研究与相关文献报道显示,肝条畅气机情志的机理与中枢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变化密切相关.但这一研究难以在临床深入进行.两证动物模型的研制成为揭示肝主疏泄微观机制的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隐匿、恶性程度高、预后差,严重威胁到人类的身心健康.因而探求肝癌的发病机制,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一直是基础医务工作者努力的方向.原发性肝癌以往的研究表明,二乙基亚硝胺(DEN)所诱发大鼠肝癌早期是肝脏的炎症,以后向肝组织增生过渡,最后形成肝癌.为广泛揭示在诱发过程中,肝组织基因表达的差异及其演变,上海中医药大学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联合采用Affymet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隐匿、预后差,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探求肝癌的发病机制,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一直是基础医务工作者努力的方向.以往研究主要是集中肝癌的高表达基因,即那些上调的基因.而同时,在大量基因上调时,一些肝脏本身表达的具有生理作用的基因表达却在下降,而且,这种下降可能还会加剧肝癌的病变.那么,到底有多少基因、哪些基因出现了表达下降呢?本文就上海中医药大学与美国科罗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