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守护永生之门--从汉天门观看宋、辽、金时期墓门门饰人物

来源 :2015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cphai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常用宫阙来表明仙俗之间的界限,"天阙"即"天宫",是仙人的住所.《楚辞·九歌·大司命》"广开兮天门".洪兴祖补注云:"天门,上帝所居紫微宫门也"."天门",即"天之门户",为"天阙"之门.四川宜宾南溪县长顺坡砖室墓3号石棺上刻有珍贵的图像和题榜,前挡为凤鸟,后挡刻有伏羲女娲,榜题"九"(鸠),石棺壁上为天门图,中间为双阙,阙上停凤鸟,上有榜题"天门"二字,门内站一人,为"大司".①经"天门"升天成仙是四川汉画像砖画面组合的主题思想,而在后世的墓葬中,将墓"门"作为仙宫入口的观念即来源于汉初的"天门"观念,且对后世墓葬门饰艺术影响深远.
其他文献
孝义三弦书是本土盲艺人依托方言、借助古调、采用三弦伴奏来说唱故事的民间传统曲艺品种.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语言直白易懂,书调亲切诱人,表演简朴便捷,风味独树一帜,它承载
“民歌”研究涉及不可分割的两部分:“民之歌”与“歌之民”,即“民之歌”是怎样一种“歌”,“歌之民”是怎样一种“民”。从“民”看“歌”与从“歌”看“民”,是两种不同的视角。两种不同的视角构成了两种不同的音乐人类学研究:一种研究“人的音乐”,即TheAnthropologyofMusic;一种研究“音乐的人”,即MusicalAnthropology。研究“民之歌”,出发点在“民”、落脚点在“歌”;研究“歌之民”,出发点在“歌”、落脚点在“民”。前者的研究方式为“TheAnthropologyofMusic”
强悍的蒙古民族以"马背上的民族"著称于世.对蒙古族而言,马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它既是生活资料,也是生产资料,同时也是战斗力.驰骋在蒙古高原上的匈奴、丁零、鲜卑等北方游牧
瓷器的易碎催生了使器物"起死回生"的锔瓷和金缮修复工艺.二者承载了"惜物保福"和"侘寂"的哲学思想,将残缺的具有艺术价值或个人情感的古旧器物进行修复和艺术加工,使之得以
"刷勒日"是羌语的译音,是羌族释比的图经,意即历算的文字、算书,"刷勒,就是推算、演易的意思,日是一种经文.刷勒日是羌族的易书,是释比的古传图谱,是释比推算阴阳命运、乾坤
珠山八友是景德镇饰瓷名家,在陶瓷艺术发展和市场上有深刻的影响力.关于珠山八友的研究,学术界、收藏界、艺术评论和拍卖市场已经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根据笔者在中国知网关键词
人类学视域的核心是人,而且"要同时关心作为研究对象的人和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以图进行真相的揭示、道义的延伸、创造的呈现",并进行深入的思索和富有意味的描述.一如张光
中国戏画研究向来是以个案研究和类型研究为主,美术学和戏曲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从自身专业角度观照其戏曲史学和美术史学价值和内涵,奠定了戏画研究的重要基础.然而,纵观国内外
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寺院壁画以其自身绘制方法、表现媒介以及宗教精神而具有独特的属性与研究价值.寺院壁画一方面承袭着传统艺术风格,另一方面则依据自身的功
生活在前而理解在后.事实,是人类学家的田野过程.人类学家在田野之后,在事实之后,我们该如何解释文化.作为人类学家的"我们"(we),如何在"这里"(here),而对"那里"(there)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