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菲康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第六届全国儿科微生态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1977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研究报道在厌食且影响生长发育的小儿与健康儿童的肠道菌群结构比较,发现两者差异较大,生长发育不良小儿的肠道中有益菌明显缺少或缺矢。本文采用微生态制剂培菲康治疗小儿厌食症,观察培菲康散剂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结果显示,服用培菲康治疗后厌食患儿食欲增强,摄食增多,身高、体重及皮下脂肪均有一定程度增加,贫血与营养状况得到不同程度改善。
其他文献
Ghrelin是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GHS-R)的具生物活性的内源性配体,是1999年由Kojima等从大鼠胃组织中发现的含28个氨基酸的多肽。本文分析了Ghrelin的结构与组织分布,阐述了Ghrelin参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可能性。
胱硫醚-β-合成酶(CBS)和胱硫醚-γ-裂解酶(CSE)是心肺以及其他组织中内源性合成H2S的两种主要酶。已有研究表明平滑肌中有CSE表达,大脑中有CBS表达;但是目前为止,很少有文献报道关于周围神经系统中CBS的表达情况。鉴于此,本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发现CBS在脊髓背根神经节(DRG)小直径和中等大小感觉神经元中高表达。DRG胞体中,CBS荧光表达强且丰富,并且与痛感受神经元标记物,
本文介绍了轴突变性的分类,包括顺行性变性(即沃勒变性)、逆行性变性及轴突营养失调,论述了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与轴突变性的关联,探讨了轴突变性的机理。
近年来中国在精神疾病的时间治疗学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上与国际领先水平尚有不小差距,所以有必要系统地追踪国际上该领域理论研究的发展进程及临床实践的最新成果,本文下面从各种睡眠紊乱综合征、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精神发育迟滞及阿尔海莫氏综合征的时间治疗学等方面入手对上述观点进行探讨。
Gentiopicroside is one of the secoiridoid compound isolated from Gentiana lutea. It exhibits analgesicactivities in the mice. The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 is a f-orebrain structure known for its
为了验证硫胺素缺乏导致的海马神经发生和脑区选择性损害与TK(转酮醇酶)活性及其磷酸戊糖旁路功能有关的推测,本文探讨了硫胺素缺乏对脑组织丙酮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和TK活性的影响,以及对磷酸戊糖旁路主要产物之一的NADPH(还原型辅酶Ⅱ)产生的影响。结果发现,以正常对照组为参照(100%),TD9组、TD14组和TD21组丙酮酸脱氢酶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活性分别为99.63±1.88%、95.
2001年10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召集专家,制定了《食物中益生剂健康及营养评价指南》,该指南把益生剂定义为“给予一定数量的、能够对宿主健康产生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并且建议在某一菌株被称之为益生剂之前,至少应按以下方法及标准评价。本文介绍了益生剂、益生原和合生原的概念,阐述了益生剂和益生原的种类和作用机制,浅谈了益生剂和益生原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两歧双歧杆菌和双歧杆菌完整肽聚糖(WPG)对正常和过敏孕妇脐血来源树突状细胞(DC)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双歧杆菌及其WPG在防治过敏性疾病中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分离过敏孕妇脐血内单核细胞,诱导生成未成熟DC,在培养的第7天将细胞分为:实验组A:双歧杆菌WPG 2μg/ml、实验组B:双歧杆菌WPG 5μg/ml、实验组C:双歧杆菌全菌100μg/ml、阳性对照组:LPS 1μg/m
目的:研究两歧杆菌和两歧双歧杆菌完整肽聚糖(WPG)对脐血来源树突状细胞(DC)形态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了解双歧杆菌及其WPG对DC 分化、成熟及免疫调节功能的作用;并为益生菌及其生物活性成份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依据。方法:分离正常孕妇脐血单个核细胞诱导生成未成熟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实验组在培养的第7天分别加入两歧双歧杆菌全菌(100μg/ml)、两歧双歧杆菌WPG
研究:白介素-12B(IL-12B) mRNA在儿童及青少年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疾病胃黏膜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儿童及青少年(3~18 岁)病例共97例纳入研究并行上消化内镜检查获取胃黏膜活检标本,其中慢性胃炎67例及十二指肠溃疡30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胃黏膜IL-12B mRNA表达。血清Hp-IgG体检测、聚合酶链反应(PCR)、尿素酶试验及组织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