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麻止喘方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七次全国中医肺系病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xin1987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射麻止喘方对轻、中度哮喘患者慢性持续期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80例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中药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射麻止喘方.疗程14天.主要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和肺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中药组的临床症状、体征变化,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值(FEVl)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l/FVC)以及呼气峰值流速(PEF)观察,中药组肺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经治疗后,患者气道高反应性改善.结论:对轻、中度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加用射麻止喘方,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对该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芪白平肺胶囊对COPD痰瘀阻肺证大鼠肺功能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复合因素造模方法复制COPD大鼠模型,造模后给予低、高剂量芪白平肺胶囊、法舒地尔,给药28d,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并测定第零点3秒用力呼气容量(FEV0.3)、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PEF)等肺功能指标、以及平均肺动脉压(mPAP)、平均颈动脉压(mCAP).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FEV0.3、
文章就建立COPD肺气虚证的分级分度诊断标准对于提高临床诊疗水平进行论述。作者介绍了COPD肺气虚证的四级分度方法,对肺气虚、肺脾气虚、肺肾气虚、痰浊阻肺、痰热郁肺、痰瘀阻肺等COPD肺气虚证及兼夹证进行阐述。研究发现,肺气虚为慢阻肺的始发因素,并贯穿整个病程,在慢阻肺初期肺气亏虚尚不严重,主要以寒痰壅肺等实证为主,随着病程的不断进展,肺气亏虚逐步加重,形成虚实夹杂,其主要证型亦不断变化,先后表现
目的:通过观察健脾益肺Ⅱ号对COPD大鼠肺组织基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健脾益肺Ⅱ号协调气道损伤、修复平衡以及减少气道重构的作用机制,从而阐明该方防治COPD的作用机理.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健脾益肺Ⅱ号低剂量组、健脾益肺Ⅱ号高剂量组、强的松组.以熏烟加气管内滴入脂多糖(LP
目的:探讨健脾益肺Ⅱ号对COPD模型大鼠肺通气功能的影响及对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以熏烟加气管内滴入脂多糖(LPS)的方法建立大鼠COPD模型,并将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健脾益肺Ⅱ号低剂量组、健脾益肺Ⅱ号高剂量组和强的松组.观察记录大鼠一般状况;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肺部病理改变;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各组动物肺组织匀浆液TNF-a、IL-8的含量变化情况;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膈肌超
目的:探讨温肾消喘膏方防治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吸入表面激素等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方案基础上加予温肾消喘膏方治疗,疗程60天,观察治疗后、半年后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0%,对照组7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半年后哮喘控制测试(ACT)积分均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
目的:研究穴位埋线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选择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观察组在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的基础上加穴位埋线,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症状评分、肺功能测定,检测外周血T胞亚群、血清细胞因子IL-4和IFN-γ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CT评分及肺功能均明显提高(均P<0.05),而观
γδT细胞是呼吸道黏膜免疫系统(RMIS)的关键免疫效应细胞,在免疫防御及免疫调节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γδT细胞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COPD的防治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目的:回顾性分析支气管哮喘临床病例,以探究新疆支气管哮喘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方法:在医院HIS系统病案管理模块中的“综合查询”栏目,以“出院诊断”为“哮喘或支气管哮喘”,“入院时间”为2011年1月1日零时至2012年12月31日24时为检索条件进行查询,共检索出735例符合条件的住院患者,其中重复住院47例,故予以剔除。将68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住院号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选定前305例进行分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过敏反应炎症性疾病。文章阐述了其中医病名以及病因病机,从证型分布、中医内治、中医外治、内外合治等几方面介绍了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辨证治疗理论。近年来,中医对支气管哮喘的病因病机、辩证分型、治疗等方面研究报道较多,以临床性研究为主,说明了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一定的优势。在病因病机方面,很多大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大都离不开本虚标实,“风”、“痰”、“瘀”邪致
目的:通过对豚鼠整体行为表现、病理组织切片的观察,炎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IL-4、IL-8、IL-13)和抗炎细胞因子(IL-10)在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含量的变化,初步探讨寒喘舒和安喘舒治疗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模型豚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88只豚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应用卵清白蛋白雾化吸入法建立稳定的豚鼠过敏性支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