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红外研究臭氧与不饱和脂肪酸单液滴的非均相化学反应动力学

来源 :第二届中国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h1886677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老化是大气气溶胶重要的物理化学过程。臭氧已经成为大气对流层中最受关注的污染气体之一,不饱和脂肪酸是大气气溶胶中有机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臭氧与有机物气溶胶之间的非均相化学反应能够改变大气颗粒物的化学组成、形貌、吸湿性、光学特性等众多物理化学性质,能够降低大气能见度并危害人体健康。本研究采用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micro-FTIR)光谱手段分别探究了臭氧与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微米级别单液滴的非均相化学反应动力学。
其他文献
会议
本文基于SRTM地形数据构建了重力梯度匹配导航的基准图。为了提高基准图精度,本文将每一个地形格网数据分割成一个个立方块,然后将每一个立方块对计算点的重力梯度影响累加求和,进而得到计算点重力梯度的各个分量。通过计算比较不同积分半径下计算点的各个重力梯度分量大小,发现积分半径在1200m的时候,该半径范围内地形对计算点的重力梯度效应占据了该计算点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影响,因此可以选取1200m作为计算每
利用1979-2012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北半球冬季欧亚-太平洋区域陆地与海洋间大气质量迁移变化的特征.结果 表明,滤除南北半球大气质量涛动和北极涛动的影响后,欧亚大陆和北太平洋异常大气质量变化存在显著的反相关系,称之为欧亚/太平洋大气质量振荡型遥相关(ENPO).为了研究ENPO的时空变化特征,定了一个描述ENPO的指数ENPOI.ENPO在空间上主要表现出大气质量在欧亚大陆上
Post-collisional,potassic magmatic rocks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eastern Lhasa terrane provide significant information for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geodynamic processes of northward subduction
The soil thermal conductivity(STC)is one of essential parameters for determining soil freezing and thawing depths,and the engineering stability.Relatively precise soil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of acti
地面重力变化是研究重力场时空变化的重要方面,而土壤水变化的对重力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分析还存在不足。本文利用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气象预报中心(CPC)提供的全球气候预测模型(CPC水文模式)提取了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三峡地区的月平均土壤水含量数据,将土壤水等效水高格网进行规格化球谐展开,通过负荷格林函数积分方法,计算出三峡地区土壤水变化对该区域地面重力的影响。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世界上相当严重的问题,特别是在我国西北部的干旱地区。在半干旱和干旱地区,由于地表水的稀缺性和供应量不确定性,地下水成为饮用、灌溉和工业的主要资源。然而,随着人们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水,各种地下水资源和环境问题不断出现,包括地下水枯竭、荒漠化、土地盐碱化和植被退化等。因此,为了管理干旱区地下水水资源,了解干旱区地下水循环演化过程是至关重要的。
Yangshan DeepwaterHarbour,Shanghai,China was constructed in a high-concentration mud suspension environment,which is located at the junction of Changjiang Estuary and HangzhouBay.The construction proj
西藏尼木-那曲地热带处在当雄—羊八井—多庆错活动构造带的中北段,该地热带分布的高温地热显示类型多种多样,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而研究区内仅对羊八井和羊易地热田进行过较系统的调查及研究工作,本次研究对该地热带沿线未开发的11个地热显示区开展氢氧同位素数据采集工作,并收集羊八井及羊易地热田氢氧同位素数据进行对比研究。
Boundary layer height(BLH)significantly impacts near surface air quality,and its determination is important for climate change studies.Integrated Global Radiosonde Archive data from 1973 to 2014 w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