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陆缘洋陆转换带与南海深水-超深水盆地成因机制研究

来源 :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Name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系统的资料调研的基础上,回溯了OCT研究历史,阐述了相关概念,详细介绍了目前有关OCT研究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成果。同时对比国际OCT的研究,讨论了我国南海被动陆缘OCT及其岩石圈拉仲破裂过程,以及大型拆离断层对南海陆缘深水、超深水盆地发育演化过程的控制作用。
其他文献
美国航天发射场气象业务系统建设中,以民用气象业务系统AWIPS为基础,实现了大量基础气象信息的获取、处理与显示,通过各种本地化和二次开发的工作,扩展了AWIPS的数据种类,并与航天任务的保障需求紧密结合。节省了大量基础性开发工作,使得业务系统在很短时间就能够形成保障能力,既具备与民用数据和业务系统的兼容性,又体现了航天保障的特点。这些做法,可以在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射场气象业务系统建设中加以借鉴。
国庆首都阅兵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它不但可以使人民增强对国家的信心,还可以向世界展示国威和军威。回顾建国以来的13次国庆首都阅兵活动(1949-1952年4次无气象资料),在有资料记载的9次中,1955年因受阅航线低云降水推迟1小时;1956年因大雨取消当日的飞行受阅;1984年因低云、能见度差影响,虽然勉强接受了检阅,但空中出现了多起危险接近事故;另外,有3次在航线或受阅区域出现了低云,对空中梯队
平流层极涡强弱和形态的变化,会下传到对流层并对不同地区的天气和气候产生影响。为了探讨其影响过程和机理。本文采用等熵位涡分析的方法,对2007/2008年冬季和2008/2009年冬季的强极涡和弱极涡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强极涡和弱极涡期间等位温面和等位涡面的配置不同,冷空气从平流层极地的高位涡区向下移动的路径不同,引起对流层不同地区的影响也不一样。平流层为强极涡时等位温面在极地和高纬度较高
以山西省1960—2005年逐日降水资料为基础,采用线性分析、小波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46年来山西省主汛期降水及主汛期暴雨日数的变化特征,并利用NCEP日资料计算了影响山西区域的季风强度指数,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的主汛期为7月上旬到8月中旬,这与季风在山西建立和撤退的多年平均日期是一致的,因而划分是较为科学的。山西大部分地区主汛期降水量均呈下降趋势,多年的变化趋势在0.1mm/10a~-3
本文选取自动站运行中遇到的数据缺测的实例,分析如何利用自动站RTD文件的分钟数据对缺测与异常的正点数据进行处理,以减少自动站数据文件中缺测记录的存在,希望对自动站缺测记录的处理提供一点参考。
伏旱是重庆市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具有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造成的损失大的特点。本文首先定义了伏旱指数,确定了区域伏旱的强度等级指标及轻重程度的顺序,分析了伏旱的年代际变化和区域分布特点,进而采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对重庆区域的伏旱指数序列进行分解,重点分析了前3个载荷向量(累积方差贡献率超过60[%])典型模态。结果表明,第1模态方差贡献率高达46.6[%],是重庆伏旱的主要分布型
使用阜阳、徐州、合肥、南京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发生在安徽省的6例龙卷风天气做出归纳和统计分析,找出它们具有的典型雷达回波特征。结果表明,其中5例龙卷风天气由超级单体风暴形成,其余1例由非超级单体风暴产生。以下3种情况很可能出现龙卷天气:①在密集型飑线回波带上中气旋频繁出现的部位;②在南北向飑线回波带的南端;③由对流单体不断合并而成的尺度较大的超级单体产生。个别的龙卷天气也可以由普通对流单体形成。综
自1976年seliga提出双线偏振雷达(DLPR)设想后,在过去的三十来年中,世界上很多国家开展了偏振体制应用于气象探测的技术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80年代,基本上是在常规雷达上改装双偏振,获取ZH、ZDR参数来进行降水粒子的相态识别;到了90年代,随着多普勒天气雷达的推出,人们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加装双偏振的方式来探测KDP和ρHV等参数,借以识别冰雹的相态等。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也
本文针对青藏高原冰川的特点,利用SAR遥感技术开展了研究:利用InSAR技术中的相干系数信息,根据冰川区的干涉失相干特性,分别对冰川的ALOS/PASAR数据进行了干涉处理,根据冰川区域与周围地物之间的相干特性的差异建立了利用SAR干涉失相干特性的提取冰川边界信息的方法。基于InSAR技术,利用采用一对C波段的ERS的Tandem数据和一对L波段ALOS/PALSAR雷达数据利用两轨法InSAR技
本研究将基于格林函数谱分解反演方法,开展模拟计算,定量分析地表形变数据分布对反演结果的影响,讨论不同数据分布反演结果与实际破裂模型之问的差异。分析结果显示,远场数据结果反映深部滑动,近场数据结果反映断层浅部滑动;仅用上盘或下盘数据获得的反演结果与实际给定的破裂模型差异很大。走滑断层反演中,反演结果与数据分布密度相关,数据密度影响的大小依赖于断层破裂面的大小。最后,反演计算中通常通过先验信息弥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