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邻近下ICT对知识溢出影响的实证研究

来源 :中国数量经济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gh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信息技术(ICT)发展远程交流效率的提高,ICT对跨区域知识溢出的促进作用受到关注.较多研究认为,由于隐性知识,信息时代的跨区域知识溢出仍受到地理邻近的重要限制.但是,仅从单一地理邻近维度视角考察ICT对跨区域知识溢出的促进作用过于简化,忽视了知识溢出的其他路径.通过引入认知邻近、技术邻近和地理邻近,从多维度邻近视角构建空间权重矩阵,带入半参数全局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ICT发展对我国省际知识溢出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ICT发展与省际知识溢出表现出非线性关系.模型结果验证了单一地理邻近下ICT对省际知识溢出促进作用放缓,表明ICT发展不能使知识溢出完全突破地理距离的阻碍;认知邻近视角下ICT对知识溢出保持了持续的强促进作用;技术邻近视角下促进作用次之.因此,后发省份应更关注从认知邻近程度最优的外部省份获取溢出成果,加强与这些省份的远程信息交流.
其他文献
城市土地利用的蔓延是指人口、就业岗位和服务业等从大城市中心区域向郊区迁移的一种离心扩散过程,城市土地利用蔓延与市场、政策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关系密切.南京城市土地利用蔓延的发展情况与南京轻轨交通的发展与土地出让状况息息相关.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出发,研究近几十年来的南京城市土地利用蔓延状况.
从政治民主、经济利益、法律知识、医疗保证等角度对信息传播进行研究,以H村为例分析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信息传播的现状与作用。
2013年元月,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新书——《中国复兴的科学基础和战略机遇》,它是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十年科研成果的集中展示和要点综述.该书认为,现代化是中国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复兴的过程就是中国全面实现现代化的过程.
何传启曾经有三个选择:留在国外,浅吟低唱家国;回国挣钱,直奔自己的小康生活;做一名本色的科学家,为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让何传启作出选择,比他人更艰难,因为他深刻了解中国与国外的差距,以及中国距离现代化的遥遥路途.但最终,他选择了第三条路.
如果把中国现代化研究视为一种事业,或许可以用“创业”来形容何传启的工作状态.执掌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十余年,始终坚持一种科学的态度,“创新的东西,刚出现时往往容易引起争论甚至被误解。科学总是在不断的质疑声中往前走的,这也是科学民主的表现形态”。
现代化研究有着丰富的研究内容和值得探讨的问题,在大半个世纪的现代化研究进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成果,形成了庞杂的理论体系和一定的研究范式,为现代化科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历史原因,在经典现代化研究中,西方学者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今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正在如火如茶地进行,现代化研究也具有了探索国家发展路径的重要现实意义,尤其对于曾经强盛如今想要实现复兴的中国来说,现代化科学的发展将为实现中国复兴
本文运用贝叶斯空间分位数回归方法,从京津冀地区35个城市出发围绕当前京津冀城市群建设主题,探讨产业聚集对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类产业集聚、第三类产业集聚以及城市规模对环境生态效率有正向的作用.此外,从贝叶斯空间分位模型中的参数符号和显著性来看,京津冀城市群内部地区之间生态效率差异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型超市行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民生就业的作用越发重要.本文构建了一个永辉超市、物美超市两个企业参与的不完全信息静态离散型博弈模型来刻画两者的市场进入博弈,并且选取两个企业的位置信息以及我国各城市相关数据,采用二步伪最大似然估计方法(2S-PML)进行实证研究,研究了我国大型超市行业企业利润影响因素以及企业之间相互竞争的影响,进而分析我国大型超市行业的市场结构和竞争格局.研究
本文运用超效率SBM模型,研究了2000~2016年全国各区域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变格局,并运用空间面板模型探析了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我国省域生态效率水平从东部沿海地区到西部地区逐渐降低,且具有明显的“俱乐部效应”分布特征;同时我国各省域的生态效率区域差异明显并逐渐扩大.②我国生态效率存在显著的全局空间相关性和局部空间自相关.③产业结构合理化对本省生态效率水平的提升作用不明显,却对邻近
研究目标,探讨出价次数限制对双向拍卖市场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利用Matlab构建一个双向拍卖实验仿真平台,以此研究出价次数限制对仿真双向拍卖市场效率的影响.搭建一个双向拍卖平台,构造一个现场双向拍卖试验,研究出价次数对现场双向拍卖市场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报价次数限制对双向拍卖市场效率影响比较明显,随着出价次数的增加双向拍卖市场效率提高明显,到达一定次数后效率趋于稳定.出价次数稳定点现场实验比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