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后,分别采用单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移植及单独氯吡格雷灌胃治疗与氯吡格雷灌胃联合BMSCs移植治疗,观察比较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梗死面积及Bcl-2、Bax因子表达水平变化,探讨氯吡格雷对BMSCs移植治疗大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
【出 处】
:
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换届暨第十五次全国脑血管病康复学术年会、湖南省康复医学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2012学术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后,分别采用单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移植及单独氯吡格雷灌胃治疗与氯吡格雷灌胃联合BMSCs移植治疗,观察比较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梗死面积及Bcl-2、Bax因子表达水平变化,探讨氯吡格雷对BMSCs移植治疗大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促进作用及可能机制.
方法:选取200g左右SD大鼠处死后取其长骨,采用全骨髓培养法体外培养大鼠BMCSs,选择3-5代细胞用PBS缓冲液稀释并定容制成2×106/ml细胞混悬液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MCAO模型若干,将到达评分标准的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B组,n=12)、氯吡格雷灌胃组(C组,n=12)、单独BMCSs移植组(D组,n=12)及氯吡格雷灌胃联合BMCSs移植组(E组,n=12),另将部分大鼠只切开皮肤分离至翼腭动脉后即缝合,为假手术组(A组,n=12).在大鼠MCAO模型制作成功后24小时,D及E组选择尾静脉途径给予己定容的细胞混悬液1 ml/每只异体移植.C及E组大鼠给予氯毗格雷25mg/kg灌胃并持续灌胃至处死共14天,A组不做任何处理.造模成功后24小时及治疗14天时给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在14天处死大鼠,取其脑组织行HE染色、TTC法测脑梗死面积及Bcl-2.Bax蛋白免疫组化检测等进一步处理.
结果:1、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结果表明,B组、C组、D组及E组经干预后评分分别为3.50±0.67、2.25±0.62、2.00±0.66、1.75±0.62((-x)±s,分),除B组外,其他组别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三种干预方式均能促进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其中各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提示D组优于C组,E组效果最好(P<0.05).
2.TTC法测量脑梗死体积,B组、C组、D组及E组依次为209.64±6.52、138.58±4.51、111.35±4.53、77.13±3.70((-x)±s,mm3).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E组梗死面积最小.
3.Bcl-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组、B组、C组、D组及E组分别为8.42±1.03、14.07±1.25、26.03±2.36、32.74±2.35、43.72±3.14((-x)±s,个),A组为正常组,余四组E组阳性细胞数量最多,D组较C组细胞数量增加,B组细胞数最少.
4.Bax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组、B组、C组、D组及E组分别为7.01±0.35、39.84±2.09、29.92±1.89、21.17±1.71、11.36±1.56((-x)±s,个),各组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A组为正常组,余四组E组阳性细胞数量最少,D组较C组细胞数量减少,B组细胞数最多.
结论:1.氯毗格雷灌胃和BMSCs移植联合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疗效优于单氯毗格雷灌胃或单BMSCs移植治疗.
2.氯毗格雷对BMSCs移植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促进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为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并降低Bax蛋白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低频高压静电疗法对失眠症的康复作用及其疗效.方法: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电疗组与对照组,共62例.电疗组给予低频高压静电治疗,每天1次,7次一个疗程;对照组无静电输出,余条件均同实验组.分别采用百分率及SPIEGEL失眠症临床观察量表评估其治疗效果.结果:低频高压静电疗法治疗失眠民症总显效率为62.50%,总有效率为93.75%.结论:低频高压静电疗法对失眠症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并筛选出肢体痉挛的ICF核心项目,为全面整体的痉挛评定提供初步的特异性测量工具.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患者50例,采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形式完成临床评估,将ICF检查表评估结果中频率≥30%的项目提取形成痉挛ICF核心项目Ⅰ;将ICF调查表制定成调查问卷1,发送给8名医生和5名治疗师,统计问卷调查1中ICF各个项目的频率,≥50%的项目作为痉挛ICF核心项目Ⅱ;再将ICF核心项目Ⅰ和Ⅱ整合
目的:分析自发性脑动脉夹层致脑梗死的临床及影像特点.方法:对7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的自发性脑动脉夹层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血管超声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患者,男3例,女4例,年龄33-52岁,平均(42.9±6.6)岁.1例有高血压病史,6例无基础疾病.6例首发症状有患侧头部或颈部疼痛.2例在脑梗死之前有TIA发作.4例前循环受累主要表现偏瘫、1例伴发作性右眼视物模糊.3例
某患者行全麻下后正中入路髓内瘤全切术后出现发热、全身抽搐伴意识丧失,切口脓性渗液现象,术后7月下肢无力伴麻木,采用ProKin254康复系统评估后生成的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对患者进行躁关节本体感觉训练,每天训练时间40min.治疗7天后,患者本体感觉ATE值左侧踝关节11%,右侧踝关节15%,治疗有效.
本文以16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在脑卒中后15d内即进行强化安全饮食疗法结合常规吞咽障碍治疗仪和基础吞咽训练治疗.对照组患者除使用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及间接吞咽训练外,仅在疾病进入恢复期后采用常规的饮食护理.治疗组治愈24例,有效57例,有效率为81%;对照组治愈8例,有效49例,有效率为57%.早期强化安全饮食疗法的直接摄食训练后,既能满足患者吞咽训练不同时期
本文对60例脑卒中患者给予低中频电刺激,20 min/次,1次/d,疗程8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进行早期康复训练,1次/d,30 min/次,共8周.治疗前后Berg平衡量表和改良Bathel指数均为13.13±3.28,表明早期康复训练联合电刺激能提高患者平衡功能,改善步行能力.
本文将353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组(1号为康复组,2号为对照组),对照组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但不限制针灸、推拿、康复训练、自我锻炼等方法治疗.康复组则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综合分期康复方案早期介入进行治疗.结果综合康复早期介入治疗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差异显著,总体生活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早期综合康复方案可明显改善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
本文采用随机数字法将4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rTMS组和假刺激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脑梗死治疗,rTMS组选用磁刺激器及8字形线圈水平放置于刺激部位;假刺激组线圈垂直放置于磁刺激部位,患者能听见刺激器的声音.两组均从发病后第3-5d开始,连续治疗10d.治疗后3d、7d和10drTMS组NIHSS、IL-6和TNF水平明显低于假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rTMS可能通过减轻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