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eZrO催化甲烷部分氧化的研究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dehua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共沉淀方法制备了一系列用于甲烷部分氧化制氢气的Ni/Ce<,1-x>Zr<,x>O<,2>催化剂.采用BET比表面积测定、XRD、H<,2>-TPR和CO化学吸附等方法研究比较了不同Ce/Zr比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
其他文献
研究了不同钾源(KNO、KOH、KCO)和不同载体制备的K/SiO及K/SBA-15催化剂上苯酚和甲醇醚化反应的催化性能.
对气相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PdCl-CuCl-KOAc/AC催化剂失活、稳定性及再生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反应过程中氯的流失,使催化剂表面各种价态的金属离子配比发生变化,这是影响催化剂稳定性、造成催化剂可逆失活的一个重要因素.
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和微波加热法制备了Pr掺杂的TiO光催化剂,运用DRS光谱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以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为模型反应,考察了TiO和Pr/TiO试样的光催化性能.
对CeO、TiO和CeO-TiO负载Pd催化剂进行了H、CO吸附性质表征.Pd/TiO和Pd/CeO低温还原后表现出常规H、CO吸附性质,而在高温还原后吸附被抑制,表明存在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SMSI).Pd/TiO吸附抑制现象在高温氧化后可以恢复,而Pd/CeO的SMSI效应在室温氧化后就可消除.
使用包括脉冲和CO-TPD在内的瞬变响应技术研究了CeO在Co-CeO/SiO费托合成催化剂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氧化铈可提高表面反应中间物种金属甲酸盐的热稳定性,使其容易加氢生成更多的有用产物,较难生成CO,从而抑制催化剂的表面积碳,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利用H-TPR、H-TPSR、XRD、XP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利用H-D、闪脱实验等考察了CeO助剂对Co/SiO的修饰作用.
采用草酸盐胶态共沉淀法制备了系列用于甲烷催化燃烧反应的铈镍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结果表明,该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比其它制备方法高的比表面,同时由于表面高分散的镍物种与体相中的固溶体的相互作用使其在甲烷燃烧中表现出良好的低温活性.
采用XRD、H-TPR及活性评价等方法考察了CeO、MO助剂对Ni/MgO-AlO催化剂物化性质和催化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性能的影响.
采用分步浸渍法制备了不同Ni和CeO含量的Ni/CeO/SiO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中CeO的含量与甲烷裂解制氢反应性能的关系,并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负载量为0.5﹪的Ru/AlO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在不同的浸渍溶液及在添加不同第二活性组分条件下的二氧化碳甲烷化反应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的浸渍溶液制备的催化剂的活性顺序为:乙醇≈乙酸>丙酮;添加的第二活性组分也对催化剂的性能产生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