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小腿下段断肢再植术后肢体短缩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mdjapane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小腿下段断肢再植术后肢体短缩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小腿下段离断伤断肢再植术后肢体短缩6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31.7岁(24~40岁).断肢再植后肢体平均短缩7.83cm (5cm~12cm);再植后平均12.67周(9~18周)行环形外固定架固定,术后一周肢体延长.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 (DCE-MRI)对慢性乙型肝炎所至的肝纤维化评估的诊断性能.材料与方法 1、研究被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病例组43例、对照组13例纳入本研究.2、DCE-MRI扫描参数:采用改良的3DVIBE序列,TR/TE:2ms/1ms,FOV:312×313mm,矩阵:256×150,层厚/间距:4mm/0,自肘正中静脉注入对比剂马根维显,0.3mmol/kg,3.0ml/
目的 评估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序列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48例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病变患者,术前(或病理穿刺前)均行磁共振扫描,扫描序列包括T1WI、STIR、扩散加权成像(b=0、1000 sec/mm2)、DKI(b=0、700、1400、2100、2800sec/mm2)、乳
目的 构建一种靶向血栓的多模态分子探针,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表征并研究其体外多模态显像效果。方法 采用双乳化法制备以液态氟碳(PFH)为内核、Fe3O4嵌入高分子材料PLGA共同为包壳的非靶向纳米微球;运用碳二亚胺法将多肽EWVDV以共价键形式连于非靶向纳米微球表面,制成靶向血栓的分子探针。应用光镜观察探针形态及分布,以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观察连靶情况,采用马尔文粒径检测仪和Zeta电位检测仪测得粒
目的 利用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分析方法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Type 2 diabetic retinopathy,T2DR)及2型糖尿病不伴视网膜病变(Type 2 non-diabetic retinopathy,T2NDR)患者静息状态下脑自发神经活动的改变进行分析,探讨其大脑内部功能的改变.材料与方法 收集17
目的:探讨专科情景模拟在骨科新护士准入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至2016年我科新护士42名为观察组,2010年至2013年我科新护士31名为对照组, 观察组采用专科情景模拟方法进行新护士准入培训,根据骨科新护士培训要求,骨科护士长和带教老师组成的培训团队首先进行情景模拟案例制作。按照情景模拟设计,主要采用护患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请高年资护士分别扮演骨科各类疾病、年龄和病情的病人在不同
目的 探讨运用单边外固定器结合克氏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 Ⅱ型及Ⅲ型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单边外固定器对90例儿童巩固近端骨骺分离办干骺端骨折进行闭合复位固定治疗,骨折透视下闭合复位后,经内外髁间和鹰嘴窝上方各打入一枚Schanz外固定自攻钢针,维持复位状态,使用连接杆锁定外固定钢针,再经肱骨外髁向骨折近端内侧打入2.0mm克氏针一枚,克氏针穿透骨折远近端骨皮质,针尾折弯留于皮外,
目的:探讨胸腰椎软骨肉瘤全脊椎整块切除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我科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对6例胸腰椎软骨肉瘤患者进行全脊椎整块切除术,男性4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38岁(25~54岁);肿瘤分布于胸3~腰3脊椎,其中T3,4 1例,T7 1例,T11 1例,L1 1例,L2 1例,L3 1例.根据Tomita脊柱肿瘤外科分期进行评估,2型1例,4型1例,5型3例,6型1例.1例行单一后路全
目的 探讨髋臼周围截骨(PAO)联合股骨近端截骨(PFO)手术方式治疗大龄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8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10髋),年龄12~16岁,平均14岁,髋臼Y状软骨已闭合或接近闭合。术前拍摄标准骨盆平片及外展30°内旋位片。髋臼周围截骨(PAO)贴近关节囊附着的下方行坐骨截骨,贴近闭孔缘处截断耻骨支,贴近髋臼后方进行髂骨截骨,与髋臼后下方坐骨处的截骨面汇合,截骨后
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治疗断肢再植后肢体短缩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全麻下组装并安装外固定架,设计胫骨远近端各安装两个环,胫骨中段及足部均安装一个环,分别以交叉克氏针固定,在小腿中段全环处再安装一枚单钉双皮质固定。术中确认胫骨骨折对位对线关系;确认外固定架轴线与胫骨轴线共线;确认万向活动轴于踝关节屈伸活动轴共线。在足部U型环远端安装连接杆,以预防并纠正垂足畸形。通常在胫骨结节上极以远4~5c
目的 总结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PCA)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0例膝关节术后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镇痛的患者进行介绍PCA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重视术后心理护理;加强巡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记录:镇痛与镇静评分;病人呼吸和血压变化;记录恶心、呕吐等副反应的发生率;术后72 h PCA的满意度.结果 VAS 评分0~5分,平均(2.30±1.45)分,镇静水平平均(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