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近年来,随着大型体育赛事相继举办,我国加快了大型体育场馆建设进程。截至2017年底,我国有1257个大型体育场馆。前期调研发现,大型体育场馆服务的评价多是静态的,采用的评价标准不够全面,缺乏阶段性的对比。这样一来,不仅降低了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的服务水平,还影响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管理绩效,不利于"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的实施和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的实现。本文期望通过建立大型体育场馆服务成长性指标体系,运用于场馆管理实践中,为场馆运营管理者提供管理的新标准。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德尔菲法。数理统计法。研究结果:场馆管理并非静态,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场馆运营管理者需要考虑场馆的成长性。大型体育场馆服务的成长性评价,是基于场馆资源、运营能力、外部发展环境和公益服务能力全方位的评估。大型体育场馆服务成长性评价体系分为两部分,首先建立大型体育场馆服务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给各级指标赋予权重。其次,对场馆的表现进行打分,对比相邻年份的得分,判断场馆所处的成长阶段,评价场馆的成长潜力。1)构建大型体育场馆服务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分为三级,一级指标为场馆资源、运营能力、成长环境和公益能力,它们共同决定了场馆服务的成长性。二级维度中,大型体育场馆服务中的成长资源包括有形资产、无形资产;运营能力包括场馆开发、人力资源和财务管理;成长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公益能力包括开放程度和服务质量。三级维度下则是具体的可测量指标,包括基本设施、配套设施;场馆冠名权、场馆使用权;赛事举办、文艺演出;组织结构、考核机制;成本管控、收支比例;政策优惠力度、体育锻炼氛围;居民消费能力、财政转移支付;开放时长、开放项目数量、场馆服务人次;服务态度、配套服务、卫生环节等指标。2)判断大型体育场馆服务中的成长阶段。将相邻两年的成长性得分比较,从差值总结变化趋势,可以确定大型体育场馆服务所处成长阶段。若当年的成长性总得分大于前一年的总得分,表明场馆当年的管理运营方式有效,服务水平和经营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处于发展阶段。若当年的成长性总得分等于前一年的总得分,说明场馆在这一年处于保持阶段。若当年的成长性总得分小于前一年的总得分,判定场馆处于衰退阶段,即当年场馆的服务水平和运营管理存在问题,应当引起场馆管理者高度重视。研究结论:本文将大型体育场馆服务成长性评价体系用于对广东省Y体育场馆的评价实践中,对Y场馆2015-2017年的成长性打分,并根据得分判断成长阶段。得分结果显示,成长性得分逐年增加,总体上处于发展阶段,这得益于Y场馆在运营能力、成长环境和公益能力上的优势:1)运营能力增强,场馆开发力度大。这得益于场馆管理者以体为本的场馆定位,积极举办各类赛事,吸引了政府和市民的高度关注。同时,承接文艺演出、大型商业会展等大型活动,充分利用大型体育场馆资源,也增强场馆的运营能力。2)成长环境优越,政府重视程度高。在"体育惠民"思想的指导下,当地政府对体育事业发展给予了诸多政策支持,体育场馆的收入得到了税收优惠及减免。该市还设立了不同的财政专项资金,对Y体育场馆提供了强而有力的财政支持。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为场馆发挥公益服务解决了后顾之忧。3)公益能力尚好,开放程度高。开放程度对Y大型体育场馆的成长性得分贡献最大。Y场馆延长免费低收费开放时段,每周累计免费低收费开放时长远高于国家体育总局的最低规定。同时,Y场馆平均每个月至少举办一次公益性体育赛事。场馆内还专门成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开设有羽毛球、乒乓球、篮球、曲棍球、排球等公益课,服务于不同的人群。但是,在2015-2017年Y场馆的成长性得分中,部分指标如无形资产、人力资源和服务质量的得分增长率为0,甚至出现负增长,这是Y场馆改进的方向:1)挖掘场馆无形资产。管理者应利用好Y场馆在区域中垄断的市场地位,发展体育相关产业,开发场馆特许经营权和冠名权,规划具有协同效应的企业入驻场馆,实现公益性与经济性均衡发展。2)建立科学激励机制。Y场馆每年收支稳定,场馆管理者属于事业单位编制,场馆运营状况的优劣对管理者不能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需要设立员工绩效目标和场馆经营管理目标,并由上级部门定期跟踪考核,将结果作为场馆经费拨付标准挂钩,提高管理效率。3)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场馆应为人们提供便捷的健身条件,应结合体育健身休闲的时代发展潮流,开展人们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项目。此外,完善场馆配套服务,免费为人们提供健身休闲必要的饮水、休息区、淋浴等便民服务,并注意场馆内部卫生清扫和安保工作,提供干净舒适的健身运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