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性框架诱导自组装囊泡及其功能

来源 :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ul52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响应性囊泡一直是组装领域以及药物释放领域的研究热点。我们设计并合成出可以在氧化还原刺激下实现切离的双亲分子,然后将其互补配对到DNA 修饰的金颗粒上,利用框架诱导自组装的策略得到尺寸均一、形貌可控并且可以实现可控解组装的囊泡体系。加入氧化还原刺激后,框架上的双亲分子被切离,从而导致囊泡结构的解散,我们利用动态光散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囊泡解散的过程;为了探究这种响应性囊泡的功能,我们在其中负载了亲水的荧光小分子作为模型分子,发现在刺激下包裹在里面的小分子能够可控地释放出来,从而表明该种囊泡具有可控释放的功能。我们相信响应性框架诱导自组装囊泡可以为可控解组装和可控释放体系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平台。
其他文献
性能优异的可视化光热剂,在肿瘤光热治疗研究中不可或缺。本研究基于生物矿化法成功将氧化钆与聚吡咯复合,“一步法”构建了结构新颖的聚吡咯基可视化光热剂。通过红外、元素分析等测定了复合纳米微球的基本结构。
诊疗一体化治疗体系中,诊疗剂既可提供病变处的成像信息,又能对其进行治疗。相比传统的化疗、放疗与手术切除,光动治疗和光热治疗因损伤性小、较高的治疗效率与较为理想的治疗精确性,近年来受到极大的关注。
本文结合自组装和电沉积技术在医用镁合金表面制备电活性防腐涂层,改善镁合金在模拟人体环境下的降解速率,使其降解行为适应骨组织的再生长,增加其作为植入材料的可行性。首先选用生物相容性的电活性小分子苯胺四聚体(TANi)作为疏水单元,改性天然多肽γ-聚谷氨酸(PGA),制备得到电活性双亲大分子PGA-TANi,利用核磁共振仪(1H NMR)对结构进行表征;然后在DMSO/Ethanol 中自组装,制备得
基于季胺盐类的阳离子性聚合物由于其简单、高效、广谱的杀菌能力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其高密度的阳离子基团易导致不良的血液相容性,从而阻碍了该类聚合物在血液接触材料领域的应用。
蛋白寡聚化对于受体的激活,传递胞外信号,进而影响细胞功能息息相关。人为控制蛋白寡聚化利于研究信号转导,同时也为疾病治疗提供新可能性。传统化学小分子或生物大分子对于蛋白寡聚化的调节缺乏可控性。近年来发展的光遗传学及磁调控方法为受体的精准操控提供了可能性,但是却依赖于繁琐的蛋白质工程技术或搭建高级的仪器设备。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目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口服降糖药及皮下注射胰岛素。但传统疗法存在胰岛素抵抗、低血糖、血糖失控等问题,且频繁给药给患者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因此急需寻找糖尿病治疗新方法。
近年来,力响应荧光变色材料在光存储、力检测器、保密防伪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前景,因而引起研究者们极大的兴趣。我们前期研究发现罗丹明B 内酰胺是一个很好的力响应色团,但是光致开环性质不明显。如何实现力和光双重响应荧光颜色的变化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课题。本文报告了以不同二胺为间隔基连接蒽和罗丹明B 的西弗碱化合物1 和2 在力和光作用下荧光变色行为。化合物1 初始固体荧光发射在438nm(460nm 肩峰
多肽分子自组装构筑超分子结构是模拟生物体系结构与功能,开发新型生物材料及软物质材料的有效手段。基于非共价作用,多肽分子所形成的超分子体系兼具结构动态性、刺激响应性、环境适应性与自修复性能,也是生物功能多样化的良好平台。在多肽自组装过程中,多肽分子的氨基酸序列与结构特征对所构筑超分子体系的结构特征与生物功能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本论文首先介绍通过合理设计多肽分子的结构与构型构筑新型超分子组装体的方法学
在水溶液中,二维两亲分子组装体是一个具有挑战性和有趣的话题,因为它通常是热力学不利的。大部分的双亲分子的二维装配发生在固/液、液/气、液/液界面。溶液中制备独立的二维两亲组装体通常需要特别设计的基元并且缺乏对尺寸与形貌的控制。在这里,我们提供一个能够在水相中制备二维的两亲组装体的方法。通过框架诱导自组装策略和利用DNA 折纸为框架,我们可以制备给定尺寸和形状的单分散纳米片层,例如矩形和三角形等。通
金纳米粒子/聚合物杂化体具有稳定性好、生物相容性高和毒性小等优点受到关注。本文以硫辛酸与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合成出含有双硫键的不饱和单体MALA,进一步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合成了侧基含有双硫键的双亲性三元无规共聚物P(MAPEG-co-MALA-co-MAHA),通过核磁共振波谱、凝胶渗透色谱对其化学结构及分子量分布进行了表征,通过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其自组装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