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来源植酸酶对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利用率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动物营养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nan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酸酶来源主要有微生物发酵生产添加剂和农作物通过转基因技术生产含高活性植酸酶作物籽实两种方式,本试验通过比较转植酸酶玉米和微生物来源植酸酶对猪生长发育,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消化酶活性等方面的影响,研究不同来源植酸酶对猪生产影响.选用日龄相差不超过3天、品种相同的杜×长×大断奶仔猪108头,平均体重约7.50kg,按照遗传背景相同、体重相近、性别比例一致的原则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组、2组降低1/3磷酸氢钙用量,分别使用500U/kg微生物来源和玉米来源植酸酶.试验90天.结果表明:各试验组日增重均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平均日采食量、饲料报酬均未见差异;与对照组比较,各试验组日粮能量、粗蛋白质、粗脂肪表观消化率均未见显著变化(P>0.05),磷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而钙的表观消化率呈提高趋势(P>0.05);试验组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活性较对照组呈现提高趋势(P>0.05),而淀粉酶和脂肪酶未发现明显变化.
其他文献
采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对5个小麦品种根系分泌进行了收集、浓缩,研究了5个小麦品种生物量、根冠比和有机酸分泌速率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间生物量和根冠比有明显的差别.93-124和云麦47根系分泌有机酸的速率最快,云麦53和云麦56根系分泌有机酸速率最慢,小麦品种之间根系分泌有机酸速率差别较大.
为实施科学施肥与土壤培肥,采用田间调查采样、室内化验和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新乡市黄河泛滥沉积物发育的砂土的养分特征.结果表明:新乡市砂土有机质与氮素营养水平普遍偏低,其有机质平均含量为9.22g/kg,土壤全氮平均含量为0.89g/kg,土壤速效P与速效K有一定程度缺乏和过量现象,72.2%的土壤缺乏有效S.土壤N、P、K、S等养分不平衡状况明显.土壤交换性Ca与Mg含量丰富.土壤有效Fe、Cu
以Flaig胡敏酸(HA)的二维结构模型为基础,利用HyperChem软件构建HA与金属离子(K+、Na+、Pb2+)和农药(西玛嗪)结合物的三维结构模型并进行几何优化,对该三维结构模型的能量及定量构效关系(QSAR)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HA单体相比,HA和K+、Na+、Pb2+、西玛嗪结合后的总能量降低,疏水性、近似表面积、栅格表面积、体积和质量增加;HA和K+、Na+、Pb2+结合后的
利用徐州石灰性潮土长期肥料定位试验,分析了30年连续不同施肥下土壤pH、碳酸钙和活性碳酸钙含量以及土壤酸缓冲容量的变化,结果表明,30年连续施肥导致石灰性潮土耕层土壤酸化加速,各处理耕层pH降低0.41~0.70个pH单位,以单施氮处理降幅最大,单施氮结合有机肥处理次之,而氮磷钾与有机肥配合处理最小,各处理土壤20~40 cm层pH都高于表层,以单施氮和氮钾配合处理增加最多,达到0.42个pH单位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如何快速高效地定量估算有机质含量是精确农业的要求.地面光谱遥感因其快速、简便、非接触、不破坏、环保等优点,成为定量估算有机质含量的主要技术手段.本文利用吉安县土壤图叠加土地利用现状图,手持GPS空间定位采集到吉安县主要类型土壤样品,通过对土壤样品的光谱特征解析、土壤光谱各种预处理和有机质相关分析,找出特征光谱,建立特征光谱和有机质含量的定量估算模型,并对模型稳定
水钠锰矿是土壤中广泛分布的层状氧化锰矿物,土壤中许多氧化锰矿物的形成与水钠锰矿关系密切,以水钠锰矿为母体直接或间接转化生成.依据层结构的对称性,水钠锰矿分为六方对称型水钠锰矿(简称"六方水钠锰矿")和三斜对称型水钠锰矿(简称"三斜水钠锰矿"),而天然水钠锰矿主要为六方对称型.目前关于水钠锰矿转化的研究多以三斜水钠锰矿为母体,且多偏向于苛刻物理化学条件下的矿物转化.因此,本项目以六方水钠锰矿为前驱物
为了探索中国荷斯坦奶牛泌乳的自然月份、泌乳胎次与与乳成分的变化规律,并试图建立生乳脂、乳蛋白的季节性变化模型,满足泌乳奶牛牛群的管理及营养调控,保证牛群全年生乳品质符合生鲜乳收购标准,本研究基于中国北方荷斯坦泌乳奶牛牛群生乳DHI测定数据,按胎次(1~4胎)对泌乳奶牛的乳蛋白率、乳脂率进行分组,经预处理获得乳蛋白率观察数据6 114个,乳脂率观察数据5 871个,以自然月份、泌乳胎次及其他们的互作
N-甲基-D-天冬氨酸(NMDA)是动物体内存在的一种天然氨基酸衍生物,对蒙脱石是由颗粒极细的含水铝硅酸盐构成的层状矿物,因其独特的结构而广泛应用于畜牧业生产实践中.本研究通过蒙脱石饲喂试验,旨在评价不同浓度梯度下蒙脱石对奶牛采食量、生产性能、血液代谢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为蒙脱石在泌乳奶牛饲料中适宜添加量的制定提供依据.试验选取75头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泌乳天数为181天,产奶量为29.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赖氨酸水平对肥育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指标和肠道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120头平均体重为74kg长白×大白二元杂肥育猪,按体重和性别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5个重复,分别为0.60%赖氨酸(FLL)组、0.80%赖氨酸(FML)组和1.00%赖氨酸(FHL)组,试验期为28天.试验于第3周采用外源指示剂收粪法进行消化试验,在试验第15天和第29
选用60周龄健康商品代海兰褐蛋鸡648只,预试2周,饲喂不添加锌的基础饲粮(含锌45.44mg/kg).按产蛋性能随机分为9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探讨在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锌源和锌添加水平(硫酸锌40mg/kg、60mg/kg、80mg/kg、100mg/kg,乙酸60mg/kg、80mg/kg,碱式氯化锌80mg/kg,甘氨酸80mg/kg)对产蛋母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