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沙拐枣种子播前预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zvm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拐枣为蓼科灌木,果实成熟后,形态各异。沙拐枣的种子坚硬,果皮厚,带刺毛,发芽困难,通常发芽率为30-40%。但对沙拐枣种子处理后,发芽率可达85%,育苗成活率达到80%。因此,种子处理方法和播种繁殖技术及精细管理,是决定沙拐枣种子出苗前后胚根萌发率和出苗率的关键要点。选取沙拐枣属其中三个组别的4个种,即泡果沙拐枣(Calligonum junceum(Fisch.et Mey.)Litv)白皮沙拐枣(Calligonum leucocladum(Schrenk)Bge)红皮沙拐枣(Calligonum rublicundum Bge)乔木状沙拐枣(Calligonum.arborescens Litv.)进行种苗生产繁育。通过温室容器育苗方法,来满足常规期用苗或不同季节时期绿化工程用苗的需求。于2012年6月采自吐鲁番沙漠植物园的4种沙拐枣,于7月在温室进行容器苗生产繁殖。种子处理包括分类帅选、装袋、消毒水浸种、翻动、换水及水温控制等多个环节。取出置于室外裸露地表分类堆积,经流水浇灌、翻动、保湿、晒种方法进行催芽。因不同种果实大小的差异,种子处理方法、浸泡时间、催芽时间各不相同。经观测结果表明:泡果沙拐枣种子较小,浸种24小时,催芽36小时,种皮软化,取出置于深井处低温催芽,约60小时后,80%已萌发;白皮沙拐枣和红皮沙拐枣分别于浸种24小时种皮即软化,经低温10-15℃遮光处理,催芽72小时,约80%萌发;头状沙拐枣浸种18小时种皮即吸水膨胀,置于室内低温遮光15℃处理,催芽72小时约85%种子萌发。将各种萌发种子播于事先装好的12×13cm的营养钵,深度1.5-2cm,轻敷沙土,浇足水,期间保持床面湿润,出苗前采用喷灌系统喷灌,约7-15天顶土出苗。经过30天的精细管理,4种沙拐枣相聚出苗率达80%以上。通过育苗试验,总结了沙拐枣育苗特点,积累了育苗繁殖资料及管理技术中的经验,为干旱区荒山绿化引种这些观赏耐旱植物提供技术支持。
其他文献
锅炉排污是锅炉水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正确合理的排污排掉炉水中的杂质、泥污、水垢,控制锅水的碱度及含盐量,可以使炉水水质符合国家标准,保证了受热面的清洁,满足了合格的
今年50岁的孟家富,是镇江方源化学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又是镇江市京口区象山街道孟诚社区的党总支书记。身兼企业家和“小巷总理”,既要处理公司经营发展的大事,又要管理基层社区琐
玻璃幕墙将建筑物外围护的防风、遮雨、采光、隔热保温等使用功能与建筑外墙装饰相结合,形成融建筑技术、建筑艺术为一体的建筑外围护结构,已在我国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中广泛应用
目的:探讨盐酸纳美芬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酒精中毒昏迷患者的疗效及血清β-内啡肽(β-EP)、超氧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5年2月~20
潘锡柔先生毕业于1958年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雕塑系(现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雕塑艺术家。在其50余年的创作历程中,各个时期均产生大量不同风格,不同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