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碱对不同中医证型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第二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苦参碱治疗不同中医证型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2年3月在我院住院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55例,根据中医辨证分为湿热型和非湿热型,治疗方案相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湿热组有19例(79.17%)好转,非湿热组有12例(38.71%)好转,湿热组的好转率优于非湿热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均有明显下降,湿热组患者的总胆红素(TBIL)、前白蛋白(PA)、凝血酶原时间(PT)改善明显(P<0.01).结论:苦参碱治疗湿热型乙肝肝硬化患者,总体较非湿热型患者更有效,为临床选择适合的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苦参碱治疗提供参考,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特色.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祛风药对大鼠肝纤维病理损伤的影响。方法:将SD雄性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与模型组(72只)。模型组用50%CCl4橄榄油溶液皮下注射制造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共12周,8周造模成功后,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祛风药组(防风、羌活、白芷)、下瘀血汤组、秋水仙碱组、病理模型组,继续造模的同时分别给予相关药物干预,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变化和肝组织的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与病理模型组比较,光镜
会议
目的:研究预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对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生化应答的基线因素,据此建立预测模型.对象与方法:收集在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住院及门诊随诊的PBC患者,记录患者确诊时的人口统计学指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分期等指标,并随访记录患者治疗1年后的生化指标.根据巴黎Ⅰ标准进行分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