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数编码的病毒进化遗传算法

来源 :中国兵工学会第十四届测试技术年会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二届仪器科学及测控技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_info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毒进化遗传算法是根据病毒进化理论提出的一种改进遗传算法,具有快速收敛、搜索成功率高等优点。病毒进化遗传算法采用二进制编码求解函数优化问题,当函数维度较高时其求解效率将会降低。本文将病毒进化遗传算法扩展为实数编码,设计了“增强算子”使实数编码条件下病毒感染操作在局部搜索和全局搜索之间动态调整。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算法的效果,实数编码的病毒进化遗传算法为扩大其应用范围提供了可能。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一种基于Lab Windows环境条件下,由计算机与控制板组成的多功能信号输出控制程序设计。可实现的控制功能∶定频控制、循环控制、连续增频控制、间断增频控制工作方式等。可实现的控制参数∶控制输出方波信号、正弦波、三角波信号,频率范围0~500kHz可任意设定,输出信号电压0~5V,输出控制时间0~3小时可任意设定,已在本科教学实验和科研中得到应用。本文重点论述基于Lab Windows环境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无线远距离双工遥控器设计。该单片机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指令。当单片机接收到反馈信息后,进行相关处理,并把反馈信息显示在液晶屏上,从而实现人机对话。此遥控器具有通信距离远、双向通信、液晶显示、低功耗等特点。本文对其工作原理、软硬件设计及实现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本文针对军用自动测试系统(M-ATS)的TPS软件在研制、设计和测试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了采用建模和模型仿真的方法加强软件需求分析,通过规范的设计语言、规范的可靠性测试流程和测试强度设计,建立软件可靠性测试平台,加强和提高TPS软件野战应用的可靠性。
本文介绍了MATLAB在图像压缩研究方面的应用,重点探讨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图像压缩的MATLAB实现和基于小波的图像压缩技术。MATLAB软件使用MATLAB R2007a版本。并且通过计算机实验证明了经过小波变换和BP神经网络编解码的图像在实现高压缩率的情况下能够保证很好的图像质量,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
机载显示器EDU(Electronic Display Unit)显示飞机姿态和其他飞行参数信息。掌握其信号特征并提供正确的控制信号对其维护和检修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数字及模拟信号差分转换电路和虚拟示波器,构建了信号采集系统,对波音737客机EDU图像信号进行了提取,分析并总结出信号规律;提出基于矢量字符和数学插值的方法,产生图形控制信号数据,实现了笔画扫描方式下典型字符的显示。经实验验证,测试信号
针对传统瞬时转速计算存在测量方法不一,不同软件编程语言通用性差的问题,将虚拟仪器技术用入发动机的瞬时转速信号测量,以LabWindows/CVI为开发语言,设计了一个发动机瞬时转速的通用算法。利用仿真和实测数据,通过巴特沃斯数字滤波器进行数据预处理,验证本算法的正确性,可用于工程中发动机瞬时转速信号测试。
数值重构产生的粒子高分辨力的再现像和粒径高精度测量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利Matlab7.0软件通过计算机仿真及实验主要研究了记录距离和粒子浓度两个因素对粒径测量精度的影响,给出了最佳记录距离的范围,同时提出了利用再现光场复振幅的实部定位粒子和基于灰度梯度的双阈值边缘检测来进行粒径测量的方法,并通过仿真及实验进行了验证,粒子定位及粒径计算平均误差小于5%。
对坦克变速箱进行实车故障诊断时,采集的数据存在大量的噪声,仅靠某一方面的几个特征参数进行诊断可信度很低。本文在分析坦克实车实验采集数据特点的基础上,提出采用信息融合的方法进行齿轮箱故障诊断;在分析神经网络和D-S证据理论单独进行信息融合诊断存在的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D-S证据理论的分层信息融合诊断方法。利用该方法对坦克变速箱进行故障诊断的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大大提高诊断结果的可信度。
为满足柴油机缸压压力反馈电控技术要求,进行了柴油机气缸压力预测NOx研究。简要分析了多输入量映影射输出量的方法,引入径向基函数RBF(Radial Basis Function)神经网络,选择计算速度较快的正交最小二乘法OLS(Orthogonal Least Squares)进行网络计算,采用压力差法获取气缸压力曲线特征指标,建立径向基函数RBF的气缸压力预测NOx模型,并与BP网络预测模型进行
从电子元器件试验的监测实际需求出发,设计了基于虚拟仪器的电子元器件远程试验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两级数据传输网络:试验厂家稳态寿命试验室的CAN总线数据采集与数据传输网络、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GPRS和INTERNET的数据传输网络。重点介绍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各个组成模块的软硬件设计。所设计的电子元器件试验监测系统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试验厂家分散在全国各地甚至偏远山区的条件下均能实现远程试验监测,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