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患侧上肢水肿发生率中的应用

来源 :第六届中国乳腺病(广州)论坛暨2015年乳腺癌峰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veroy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患侧上肢水肿发生率.方法:成立品管国、选定主题、成立品管圈,以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患侧上肢水肿为主题,进行现状调查,寻找真因、针对真因拟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后乳腺癌患者术后患侧上肢水肿发生率降低(P<O.01).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可以显著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患侧上肢水肿的发生率.
其他文献
会议
由于男性乳腺癌发生率较低。也容易被人忽视,而一旦发病,恶心程度往往比较高,而且作为男性患者很难接受患病的现实,因此,做好男性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非常关键。
目的:探讨不同比例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对乳腺癌细胞脂代谢调控基因及雌激素受体(ER)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MCF7(ER+)乳腺癌细胞为实验对象,用不同比例n-6/n-3 PUFA(1-10)处理细胞48小时后,MTT法观察细胞增殖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脂代谢调控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
目的:分析乳腺局部结构紊乱的超声表现,探讨高频超声对乳腺局部结构紊乱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2例术前超声诊断为乳腺局部结构紊乱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总结无伴乳头溢液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ntraductal papilloma,IP)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分析佛山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2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84例(130个病灶)无乳头溢液症状的IP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腋窝前哨淋巴结(SLN)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非前哨淋巴结(nSLN)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7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乳腺病中心379例临床分期为T1-2NOMO期、行SLN活组织检查之后完成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乳腺癌患者资料。其中,SLN转移(SLN+)患者共125例,包括70例nSLN转移者(nSLN+组)和55例nSLN未转移者(nSLN-组)。
目的:探讨低毫安电化学疗法治疗后培养液pH的改变对乳腺癌MCF-7细胞诱导细胞凋亡、坏死及抑制细胞增殖关系.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为OC(C:库仑),实验组按电量不同分为4组:3C、5C、10C、20C.每组重复6孔,用不同电量处理MCF-7细胞后培养6h和24 h,通过MTT法、精密酸度计测试法、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分别检测细胞抑制率、细胞培养液pH值、观察凋亡和坏死情况
To enhance the bioavailability of therapeutics and to deliver therapeutic agents to particular tissues and cells,the ideal drug and gene delivery systems should have desired functional properties.
The creation of vehicles for the effective delivery of hydrophobic anticancer drugs to tumor sites has garnered major attention in cancer chemotherapies for several decades.
会议
A major obstacle to developing small interfering RNAs(siRNAs)as cancer drugs is their intracellular delivery to disseminated cancer cells.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