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坝砂精细描述方法研究及应用

来源 :中国石油学会2015年物探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g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伴随着油气资源的大量消耗,低渗透滩坝砂油藏作为国内很多油田新增探明储量的重要类型,越来越受到勘探工作者的重视.然而滩坝砂油藏具有埋藏深、储层薄、物性差、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分辨率不高等特点,也使得该类油藏的勘探及开发难度增大.为了有效识别并动用低渗滩坝砂油藏,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樊147、樊151、樊159、滨435、梁75等区块为研究区,在地质、录井、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多种精细描述方法研究,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模块,并进行了典型解剖.文章形成了一整套滩坝砂地震精细描述的方法和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研究结果对国内滩坝砂油藏的勘探开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基于多子波理论的波形分解和重构,可以有效消除沙三段底部不整合带来的强屏蔽作用,有助于储层的有效检测。研究发现,能量半时、均方根振幅、弧长是滩坝砂识别有效的地震属性,尤以能量半时为好。将古地貌信息与地震属性融合,可以较直观地反映滨浅湖相滩坝砂沉积特征。
其他文献
目的:利用柱前衍生法测定家兔梗阻后血浆中瓜氨酸含量,建立简便、快速的测定方法,并以瓜氨酸为检测指标探讨不同药物对肠梗阻的治疗作用。方法:本实验以异硫氰酸苯酯(PITC)作为柱前衍生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检测器检测.色谱分析柱:Kromasil C18 (150 mm×Φ4.6 mm,5 μm);检测波长:254nm。结果:方法最低检测浓度0.57 μmol·L-1,瓜氨酸在5.71-1141
目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胃内容物中甲基橙的含量,从而对甲基橙建立起有效的含量测定方法。色谱柱:KromasilC18 (150mm×4.6mm,5 μl);流动相:(甲醇-水-HAc-三乙胺=80∶60∶1∶1);流速为1.0ml ·min-1,紫外检测波长445 nm;柱温室温;灵敏度:0.001(AUFS);进样量20μ1.结果:本法最低检测浓度为0.05 μg· ml-1,甲基橙在0
目的: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利用柱前衍生方法,测定及研究鸟氨酸脱羧酶的活性,建立有效准确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进而探讨家兔肠梗阻模型的肠组织中鸟氨酸脱羧酶活性水平及其意义。方法: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酶提取液从小肠组织中提取鸟氨酸脱羧酶,后者与鸟氨酸在37℃水浴反应40min生成腐胺,再以苯甲酰氯的甲醇液衍生剂,在37℃水浴中衍生反应40min后,用氯仿萃取三次,取有机相再经氢氧化钠(0.2mo
目的:了解高水碘地区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血浆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吲哚乙酸(5-HIAA)水平,探讨神经递质变化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法测定甲状腺功能减退成人患者(18例),并与18例正常成人配对比较。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尿碘水平及其分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去甲肾上腺素(NE)标准曲线为y=0.0155x-0.0157,R2=0
针对畜禽专用药替米考星在食品中残留的危害,建立了动物源性食品中替米考星残留量检测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前处理采用乙腈提取,HLB小柱净化。结果表明,替米考星的检测低限为10μg/kg,在猪肉、鸡肉以及鱼肉中添加10、20、30 μg/kg替米考星的回收率为84.9~94.7%,RSD为3.2~8.2%,可以满足国内外限量要求。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曼陀罗中成分阿托品的方法。方法: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测定,色谱柱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填充剂KromasilC18(4.6mm×250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5mol·L-1磷酸二氢钾(35∶65,加入1%三乙胺调pH6.5),流速为1.0mL·min-1;紫外检测波长为217nm,灵敏度为0.005 (AUFS)。结果:本实验方法的最低检测限
浊积砂岩是海域最重要的油气储集目标之一,浊积岩油气藏已经成为全球储产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浊积岩体内幕结构复杂、多期交切叠置,横向变化快,浊积砂岩储层结构及物性特征差异大,地震反演模型及速度-孔隙度模型难以准确建立的实际,本文尝试一种基于地震物相分析的技术方法用于浊积岩储层的地震预测.其核心是将相控思想融于储层预测之中,根据测井岩性、岩相结合地震特征参数,构建能够反应储层特征的地震物相,通过地震
储层的含油气,由于为地层速度降低,会导致地震属性的异常.当储层埋藏较浅时,这种地震属性异常表现得更加明显.依据这一原理,对研究区内振幅异常进行检测,归纳和总结其地震反射特征,并分析此类振幅异常产生的主要原因,结合探井含油气情况进一步落实了油气藏的分布范围,并发现了研究区北部的两个油气藏.
本文在LA油田高含水区分析了影响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地质因素,并从油层采出程度、未水淹和低水淹厚度以及砂岩发育等角度,利用高分辨率地震资料预测了可动用剩余油的分布范围.就可开采性和经济性而言,在微幅构造、油层断层附近及井间孤立砂体等处寻找具有开采价值的剩余油,对于老油田通过打调整挖潜井增加产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针对深层岩性油气藏一个地震同相轴包含多套砂体地震反射的情况,建立由五套砂体组成的三维模型,利用其正演数据体进行薄互储层预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受地震资料分辨率的限制,对于井约束的波阻抗反演在剖面依然不能实现对每套单砂体追踪的情况,利用砂体实际所在位置处的波阻抗切片可以反映对应单砂体的空间展布特征.大港油田实际地震资料的应用验证了上述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