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信用担保机构建设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来源 :中国民主建国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rp_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担保机构存在着市场定位不明晰、资金规模小、担保能力先天不足、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专业化水平较低等问题。制约担保机构发挥作用的因素有:政府与担保机构职责、权利及义务不明晰,政府对担保体系建立缺乏战略性思考;法律法规不健全,使担保业发展缺乏有效的法律支持;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的关系尚未理顺,无法实现“双赢”模式;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尚未建立,企业失信现象严重。担保机构及其业务发展的几点建议为: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为担保机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建立和完善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加强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加强担保机构自身的建设,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其他文献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阜新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行了阐述。包括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现状、意义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快发展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措施。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也对中国经济和企业发展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由于资金和规模等因素,中小企业,尤其是出口导向型的中小企业受到的冲击最大。鉴于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如此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党和政府如何帮助广大中小企业规避金融风暴的侵袭、成功度过经济寒冬等问题进行探讨。
非正规金融是指发生在银行和其他金融部门监管之外的各种金融交易。非正规金融由于其非正式性、隐蔽性和不易观察性,通常受其负外部效应的影响,被排挤在正规金融体系之外,政府对其采取打击镇压的政策。但随着我国非公经济的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并存,非正规金融在经济发展实践中,特别是江浙地区经济发展证明了其特有的优势和正外部经济效应,对非公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分析了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与融资困境,并就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产业化,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日益严重,尤其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为了实现东北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范式受到高度重视。自 1989年我国颁布并实施了环境保护的基本法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境保护法》)以来,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虽然现行法律中有些已经包含或体现了某些循环经济思想,有些已经采用了“循环经济”术语
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创新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科教兴国”再到“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等重要论述中均体现出我国对科技发展的高度重视,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自主创新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策略。而所谓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相对于公有制经济而言的,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主要是指个体、私营经济。民营科技企业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已成为势不可
创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围绕增强非公有制经济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企业从主要依靠粗放经营、数量扩张向主要依靠集约经营、结构优化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沈阳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靠“高投人、高消耗、高排放”换取了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主要靠“低成本、低价格、低利润”实现了企业市场空间的拓展,但这条路已越走越窄。可以说,非公有制经济正处于发展转型的“十字路口”,推进创新发展,是其适应新环境、实现新飞跃的
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三农问题提出的战略方针;旅游兴州是恩施州委、州政府为促进新农村建设,积极融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因地制宜提出的战略措施。凭借良好的生态环境、神奇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厚重的文化底蕴,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一流的旅游基地,恩施州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如何把恩施山区的新农村建设与旅游基地建设相结合,探索出一条“以旅促农”新农村建设新模式,使新农村建设与旅游开发互为平台
2008年,在前所未有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非公有制经济遭遇了巨大的冲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和面临的困难,组织国家各部门齐心协力共同合作,研究出一系列的解决措施,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经济发展的36条意见,得到进一步贯彻和落实。但在一些行业,部门和地方还存在着对非公有制经济所面临的困难及发展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措施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凸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工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去年以来,面对经济社会诸多考验,各方共同努力,积极应对,工业经济也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经济结构非公有制与公有制经济融合发展中不合理的矛盾仍然突出,工业基地整体实力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非公有制以中小企业为代表的新经济题。要化解上述矛盾,就必须大力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家族企业发展的很快。我国家族企业在创业初期,一般规模小,企业多为家族成员,“先家族后企业”的观念非常严重。在成长起来过程中没有组织战略,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家族企业在扩展阶段没有企业战略,没有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企业不了解企业在持续发展中需要什么样的员工。为此,本文运用了调研了解、比较分析、实证研究等方法,对我国家族企业(非公经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找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