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混纤纱加工及纱线结构

来源 :2010年中国工程塑料复合材料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3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了用于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混纤纱加工方法、纺纱原理。分析了混纤纱制造热塑性复合材料的优点和应满足的条件,对各种混纤纱的纱线结构特点进行了比较和分析。阐述了用混纤纱制作的热塑性复合材料应用情况。
其他文献
以聚丙烯(PP)为主要原料,采用微孔发泡与普通的偶氮二甲酰胺(AC)发泡方法制备PP发泡材料。考察了发泡剂用量、发泡剂类型、发泡温度对PP发泡材料密度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
会议
介绍了氯化聚乙烯(PE-C)在门、窗用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型材中的应用。研究了PE-C的用量时PVC-U/PE-C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C的用量为8~16份时,冲击性能增加幅度较大,而超过1
利用熔融接枝法制备了马来酸酐接枝(丙烯/乙烯)共聚物,探讨了各种因素对马来酸酐接枝率及MFR的影响,并得出了最佳配方。将接枝产物用于PA6共混时,体系的缺口冲击强度比纯PA6显著
用透射电镜和熔体流动速率(MFR)仪研究了刚性增韧高密度聚乙烯增韧母料(E—TMB)的形态结构和MFR。结果表明,E—TMB的形态结构为:HDPE为连续相,弹性体为分散相,分散相呈包容相当数
采用苄基疏水改性淀粉与白炭黑并用填充丁苯胶,并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疏水淀粉加入量的增加.硫化胶的焦烧时间延长,复合材料的邵氏硬度A型、拉伸强度、撕裂
概述了目前广泛采用的聚丙烯(PP)塑料改性研究方法,综述了PP共聚、接枝、交联等化学改性及共混、增强、填充等物理改性方法。
研究了3233环氧树脂/EW250F玻璃纤维织物复合材料力学和燃烧性能。结果表明,3233环氧树脂/EW250F玻璃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的常规性能、燃烧性能较好,夹层结构的滚筒剥离强度高,树脂具
本实验室主要从事生物降解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晶和性能方面的研究。采用的制备方法主要是溶液法和熔融法。采用的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有聚β-羟丁酸酯、聚丁二酸丁
会议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以环氧树脂(EP)为壁材、聚磷酸铵(APP)为芯材的微胶囊阻燃剂(MCAPP)。通过垂直燃烧测试、极限氧指数等手段,研究了不同的阻燃剂配比对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会议
综合考虑了热塑性聚氨酯/玻璃纤维(PUR-T/GF)复合材料中纤维及基体特性、纤维长度及纤维取向分布等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的影响,提出了PUR-T/GF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理论预测方程,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