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型糖尿病模型B6.V-Lepob/JSlac小鼠突变检测及繁育

来源 :华东地区第十一届实验动物科学学术交流会暨实验动物规范化、标准化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causeAr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C57BL/6J为背景的Ⅱ型糖尿病模型B6.V-Lepob/JSlac突变检测和繁育情况,为对Ⅱ型糖尿病模型B6.V-Lepob/JSiac的繁育和科学研究提参考。 方法:从小鼠尾巴提取基因组,进行突变分子检测,分别统计肥胖率、杂合子比率和野生型的比率;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繁育试验,分别统计交配-分娩间隔、不同胎次的怀孕率和不同胎次的产仔数。 结果:发现肥胖仔鼠的平均遗传比率为26.12%,杂合子的平均遗传比率为49.90%,野生型的平均遗传比率为25.98%,基本符合孟德尔遗传概率。交配分娩间隔平均为29.81d,5胎的平均怀孕率为90.63%,平均产仔数为5.72只,离乳平均存活率为96.58%。 结论:对Ⅱ型糖尿病模型B6.V-Lepob/JStac进行的突变分子检测和繁育,结果良好,可以很好的服务于Ⅱ型糖尿病糖尿病的科学研究。
其他文献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三种冷冻方法对猪MⅡ期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后发育能力、线粒体及脂肪颗粒分布变化的影响,同时也对冻后卵母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1)孤雌激活后,CLV法的染色存活率和卵裂率(72.00%,7.22%)最高,OPS法(60.00%,4.85%)次之,straw法(42.22%,0%)最低;(2)CLV法线粒体的正常分布率(52.24%)要比其它两组要高(OPS,48.65
目的:以实验猕猴血清评价间接血凝试验(IndirectHaemagglutination Assay,IHA)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assay,ELISA)。方法:按照GB/T18448.2-2008所示方法,以弓形虫RH株制备虫体抗原,富集纯化后裂解包被,制备间接ELISA试剂;采集180份实验用猴血清,用IHA方法和赛润医用弓形虫抗体EL
ICSI技术是借助显微操作仪将精子或生精细胞直接注入卵母细胞胞质内来实现受精的过程。做为冷冻保存种质的辅助手段,尤其是精子冷冻保存后的辅助手段,ICSI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总结了近几年来,实验室在ICSI技术建立以及用于实验动物种质资源保存中的尝试,发现了卵子成熟度、精子的状态、以及操作液、培养液等对ICSI结果的影响,为相关的实验工作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猪精子经冷冻干燥后,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超微结构,并借助辅助生殖技术将其注入猪卵母细胞后,进一步观察受精卵的发育情况。结果表明:海藻糖组雄原核形成率(68.52%)、卵裂率(59.17%)和囊胚率(19.16%)优于EDTA组(64.59%、56.26%和15.62%)和对照组(35.36%、52.33%和8.60%)(P<0.05);海藻糖组的冷冻真空干燥猪精子分别在4℃下保存60,
目的:研究壁虎胚胎早期死亡与病原微生物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对5例早期死亡的壁虎胚胎和壁虎母体子宫及生殖道的提取物进行微生物培养,对比筛选出可能的致病病原菌,并进行初步的茵种鉴定。结果:实验从壁虎母体子宫和生殖道分离出4种菌株,从早期死亡的胚胎中分离出5种菌株。对所有的细菌进行细菌学鉴定,初步确定细菌属名,发现母体和卵中存在相同属的细菌。结论:在孵化过程中壁虎胚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母体携带的细
目的:建立并初步推行上海市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管理系统以取代现行纸质合格证管理。方法:建立编程一套基于实验动物销售合格证管理的业务信息管理软件,是由适用于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单位的“用户端”与上海市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简称动管办)使用的“服务端”组成.“用户端”拥有独立的本地数据库并与远程“服务端”数据库实时交互,其主要为许可证单位在实验动物的销售过程中,下载由动管办提供的合格证号码、打印合格证
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发展,实验动物特别是高等级的实验动物在医学、生命科学、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研究中将起到重要的支撑与保证作用。随着实验动物学科的发展及实验动物生产、使用许可证管理办法的实施,各实验动物工作单位均投入大量资金用来改善实验动物环境设施,纷纷建立空气洁净度在万级以上的屏障系统。我中心为适应《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开展的需要和贯彻落实《江苏省实验动物管理办法》(江苏省人民政府4
目的:通过高脂饮食建立NAFLD大鼠模型,连续监测4~16周模型动物肝功能、脂质代谢、胰岛素抵抗及肝细胞凋亡在NAFLD进展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及相互关系,为该模型在脂肪肝发病机理、脂肪肝治疗药物评价等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SD大鼠50只,饲喂高脂饲料,分别检测4,8,12,16W大鼠血清GLU、CHO、TG、HDL、LDL、GPT、GOT及胰岛素水平,肝脏组织切片进行病理学及细胞凋亡观察,
目的:运用基因导入定向繁育技术培育先天性白内障小鼠。方法:成功筛选获得先天性白内障突变个体,经10世代回交(同类系培育技术)11世代自交,育成近交系数超过99.9%的先天性白内障小鼠模型BALB/c-Cat。结果:经2.5年的时间完成了把突变白内障显性基因导入近交系BALB/c小鼠中,共进行了10个世代的回交使之与BALB/c的同源率达到99.9%,期间对此基因进行了初步和精细定位于1号染色体,通
目的:本实验旨在将大鼠卵巢摘除,造成雌激素缺乏动物模型,以进行相关疾病的动物实验研究。方法:清洁级雌性Wistar大鼠30只,周龄5~6wk,将大鼠用3%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在躯干下1/3处,距脊柱1-2 cm两侧向下做纵行切口约1 cm,取出卵巢将其摘除。结果:术后一周,将摘除卵巢大鼠进行阴道涂片检查,如果连续5 d检查为间情期大鼠,标志卵巢摘除动物模型建立,成模动物可用于实验研究。结论: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