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泡石改性研究及应用现状

来源 :第二届全国非金属矿表面改性技术专题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ydd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泡石在污水处理、催化剂、化工、农业等很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近年发表的海泡石方面的文献并结合实验室研究工作,对海泡石的提纯改性与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海泡石的开发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重庆嘉世泰化工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研发生产的助磨偶联剂,是一种集偶联剂、助磨剂、分散剂、改性剂为一体的新型粉体表面改性剂,用于生产超细粉体,使之粉碎研磨后一次性成为超细活性粉体。
超细和纳米粉体的表面改性与分散对于其应用来说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SLG型连续式粉体表面专用改性机组在超细和纳米粉体改性与分散中的应用实例和取得的效果。
用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钙蒙脱石进行了改性和吸附雌二醇的实验。研究了有机改性剂种类、用量、pH和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改性蒙脱石对雌二醇有强的吸附能力,改性剂种类和用量对吸附能力的影响为:Ca-C12-Mt>Ca-C16-Mt>Ca-C18-Mt,1*CEC>2*CEC>3*CEC。有机蒙脱石对雌二醇的吸附为吸热过程,吸附率随温度升高而提高
600℃下,对石棉尾矿酸浸渣进行煅烧处理后,采用低温氮吸附脱附法实测酸浸渣的吸附脱附等温线,对酸浸渣的吸附特征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其形成原因;通过BET模型计算酸浸渣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参数、t图法测定计算微孔结构参数、BJH法测定计算中孔结构参数,得出孔径分布图。结果表明:酸浸渣对N的吸附特征为IUPAC标准的Ⅰ型,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酸浸渣的孔是从微孔(分子级孔)至中孔的连续、完整的孔系统,而<2
本文采用化学沉淀法,在水镁石表面包覆磷酸锌,制备了一种超细水镁石基磷酸锌包覆型无机复合阻燃材料。研究了影响此种材料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工艺因素,得出了优化的制备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表面包覆改性后的超细水镁石填充到EVA后拉伸强度由5.7MPa提高到了12.5 MPa,氧指数由原料的36.8提高到了39.4。
将表面改性后的绢云母填加在橡胶中,能起到很好的补强效果。本实验通过向绢云母中加入不同用量的硅烷偶联剂对其进行改性,并通过红外光谱对绢云母改性机理进行研究。通过对比改性前后样品在煤油中的沉降时间,可知硅烷偶联剂的最佳用量为1.2%。通过对改性前后样品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知硅烷偶联剂与绢云母的颗粒表面发生化学吸附,形成了Si-O-Si键合。
研究了用水解沉淀法在提纯硅藻土表面包覆纳米TiO的改性技术,使用SEM、EDX和XRD测试手段对合成材料进行了表征。通过对罗丹明B溶液的降解脱色实验,对合成样品进行了光催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较强的光降解性,其对罗丹明B的脱色率要明显高于德国Degussa公司生产的纳米TiO(P25)。
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调整补充适量的Al(OH)和NaSiO·HO,并掺杂适量稀土镧元素和有机模板剂,与NaOH等水热合成出粉煤灰吸附剂。对所得产品进行苯酚吸附测试,结果表明,镧负载的粉煤灰基吸附剂对苯酚的去除率达到88.9%。以其丰富、廉价的原料,简单的工艺和低廉的成本,获得经济效益可观,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同时,通过这一利用,不但粉煤灰的环境污染问题可以得到缓解,而且可以变废为宝,做到资源的综合利
以自制的硅藻土基多孔陶瓷为载体,利用均匀沉淀法在其表面包覆二氧化钛,考察了用其降解孔雀石绿的效果。考察了反应液初始浓度、反应时间、尿素、蒸馏水及盐酸的加入量、煅烧温度、保温时间等主要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对孔雀石绿的降解效果随着时间的增长而稳定提高,四小时降解率达到了62.4%,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及推广前景。
利用钛酸酯偶联剂对超细水镁石粉体进行了表面改性试验,通过测定改性处理后粉体的堆积密度、沉降时间等指标对改性前后粉体表面性质的变化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钛酸酯YB-502改性超细水镁石的效果较好,最佳用量为1.O%。利用钛酸酯YB-507和YB-560改性超细水镁石的效果不好。经钛酸酯改性处理后,水镁石粉体的堆积密度在0.49~0.36g/cm之间变化,DBP吸油率在0.75~0.65mL/g之间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