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139在骨关节炎中上调并且可能通过EIF4G2和IGF1R来抑制软骨细胞的增殖、迁移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ong4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骨关节炎是关节软骨最具进展性侵蚀的病变之一.miRNAs在骨关节炎的调控中起关键性的作用,但miR-139在骨关节炎中的作用目前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揭示miR-139在骨关节炎和软骨细胞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采用股骨远端固定柄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应用,探讨股骨远端固定柄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到2013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9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53例,年龄在64岁到98岁,平均年龄76岁。
A variety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are involved in spinal cord injury and influence the recovery of neuronal function.In the present study,we established a rat model of acute spinal cord injury by ce
Background context: Bulging of ligamentum flavum(LF)can happen with the aging process and can lead to compression of the spinal cord and nerves.
目的:探讨自体半腱肌重建距腓前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对48例行自体半腱肌重建距腓前韧带手术治疗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进行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心理护理解除患者思想压力及对手术的恐惧;术后及时观察患肢末梢血运及感觉情况;有效的围手术期疼痛管理;早期有效的功能锻炼及详细的出院指导等。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的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及康复策略的选择。方法:选取自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13例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患者,对其中11 例患者行切开复位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且所有病例行自体髂骨取骨植骨术或同种异体骨植骨术;1例患者由于远折端关节面塌陷严重,骨质较少,无法置入钢板,以单侧外固定架固定;1例为高龄患者,骨折端粉碎压缩明显,桡骨高度丢失≥6mm,
目的 探讨个性化运动处方对促进膝关节内侧紧缩外侧松解术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 通过32例手术患者传统和干预康复训练计划对比参照。结果 在医-护-患共同努力配合下干预后的患者肿胀积液明显减少,膝关节活动度与肌肉萎缩显著改善。结论 运动处方的应用可增强患者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从而促进健康。
目的 对新型颈前路内固定器械(Zero-P)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研究,并评价在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52例颈椎病患者,包括106个处理的椎间隙进行回顾性研究。
会议
目的 初步探讨三维数字规划在导航下经皮髋臼前柱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19例采用导航下经皮髋臼前柱螺钉内固定治疗的累及前柱的髋臼骨折患者,其中男12例,女7例,年龄为21~66岁;根据术前是否应用三维数字规划分为2组:导航结合三维数字规划组(A组)9例,男7例,女2例,平均年龄(37.4 ±12.9)岁;单纯导航组(B组)10例,男6例,女4例,
目的:分析比较单节段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和双节段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轻中度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分别采用单节段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A组)和双节段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B组)治疗轻中度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患者各56例,对比患者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2个月的伤椎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压缩比值等,同时比较两种手术的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
目的 探讨持续应用化学冰袋冰敷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接收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0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男女比例、平均住院日和手术方式上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