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兰阴性菌耐药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来源 :广东省第二届临床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新进展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68579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中对革兰阴性菌耐药机制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介绍,MCR与KPC共存,对临床耐药菌感染的治疗造成严峻挑战。研究发现与其它非IncX4质粒相比,均无I SAp11,提示mcr传播机制不同。
其他文献
分析了基于BIM技术的医院一体化运维管理,聚焦于非临床支持系统,给予临床业务运营与发展全面保障,系统平台架构搭建完成后,医院原有的信息管理系统包括楼控系统、安防系统、消防
基于医疗大数据平台,开发多个方向的应用系统,聚焦医生应用、科研应用、患者应用,更好的帮助医生、患者以及医院管理层进行医疗数据的深入分析、挖掘和利用。
简述了个体化精准给药开展的背景,介绍了群体药代动力学建模,分析了个体参数计算及临床应用,以及个体化精准给药应用的展望。
本文简述了北京佑安医院概况,介绍了医院信息化建设进程,探讨了医院信息化网络建设,以及医院信息系统建设。
文中利用PK/PD参数对临床抗菌药物方案进行优化。利奈唑胺600mg/bid的给药方案CFR值为92.58,说明该方案合理有效;替考拉宁临床需采用不低于500 mg/qd剂量的给药方案;万古霉素
来源于临床的研究是最有价值的研究。以结核感染及发病为例,探讨MTB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开展基于临床数据的病原体层面的研究:高床结核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3种MTB检测方法的诊断
鉴于HBsAg消失伴或不伴抗-HBs阳转是慢性乙肝治疗的理想终点,HBsAg定量检测可以评价HBV感染自然病程,指导PEG-IFN治疗,预测NA治疗的预后情况.
目前蛋白和蛋白组分析的三大挑战:多重蛋白检测(高含量/高通量),低丰度蛋白检测(高灵敏),快速检测。而定量抗体芯片(Quanti body)技术的出现为多疾病标志物联检提供重要平台。
文中对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技术进行介绍,并就分子检测、半乳甘露聚糖、CT、BAL支气管镜检查等技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提高诊断效能。
文中对抗结核免疫的分子机制进行探讨,并从信号转导机制、免疫调控机制两方面着手研究,最终发现该过程由模式识别受体介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