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蜜柑叶片光合作用的光抑制及D1蛋白周转的保护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园艺学会第八届青年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_a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0.01mol/L,的林可霉素(linCOmycin)处理的温州蜜柑叶片,经不同光强照射5h后,用PAM-2000型便携式叶绿素荧光仪测定其叶绿素荧光特性,并利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了各处理对D1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黑暗处理相比,500和1500μmol·m-2·s-1处理均能显著降低叶片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而林可霉素处理加剧了Fv/Fm的降低。光照处理均显著提高了(Fi-Fo)/(Fp-Fo)和降低了Fp及I-P的斜率。与黑暗处理的相比,经过低光照处理的叶片中的D1蛋白净含量显著降低,而林可霉素加剧了D1蛋白净含量的减少。这些结果说明,在温州蜜柑叶片上,光系统Ⅱ反应中心的失活和D1蛋白净降解是光抑制的主要原因;D1蛋白在光下发生的快速周转对光系统Ⅱ反应中心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山两省太原市小店区引种表现和关键栽培技术,对引种树坚果主要经济性状与母树差异作了比较,以及病虫害防治。
叶片褐斑病是影响寒香梨生产的一种重要病害,每年发病都比较严重。由于病害影响导致叶片制造的养分不足,枝条成熟不充分,品种抗性下降。同时影响花芽分化,致使产量下降、品质降低。通过多年的田间调查,了解病害的发病规律,并筛选出适宜药剂及防治时期。结果表明6月初喷药防治效果理想,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防效61.2%,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效为88.2%。
我国抗寒果树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本文简述了我国抗寒果树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工作的技术与方法,提出了今后我国抗寒果树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的主攻方向。
为了建立两种果树砧木常温离体保存体系,试验通过改变培养基、调整光照强度、不同添加物处理等手段,研究这些条件对山定子和酸樱桃试管苗保存的影响,结果显示:在1/2MS培养基,25601x光照下,山定子和酸樱桃试管苗的生长量最小,成活率较理想。对于甘露醇浓度,山定子最适宜的浓度为10~15g/L,酸樱桃为5g/L;而添加1.0~1.5mg/LPP333对山定子和酸樱桃的保存效果较为理想。
本研究在冰温贮藏的基础上,利用不同处理研究了出库后八月脆桃果实的货架期。结果表明:CaCl2+Vc混合液处理能明显提高货架期期间的好果率,保持果实硬度和果实维生素C的含量,降低果胶甲酯酶(PE)的活性,明显抑制果肉褐变的发生,同时延长八月脆桃果实的货架期。本研究结果说明果胶甲酯酶(PE)可能是影响“八月脆”桃果实硬度和货架期的因素之一。
“金薄香3号”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所从新疆引入优良薄壳核桃种籽进行实生选种经20多年选育出来的金薄香系列新品系之一。坚果圆形,壳面光滑,色浅,缝合线突起明显,结合紧密,中部两侧有耳形凹:纵、横、侧径为4.31cm、3.7cm、3.65cm,三径平均值3.89cm;果形指数1.16;单果均重11.2g,仁均重6.3g;壳厚1.2mm,易取整仁,出仁率56.2%;核仁充实饱满,横隔膜膜质,内果皮淡
以红富士的早熟芽变品种红将军组培苗叶片为试材,对离体叶片诱导再生不定芽过程中不同激素种类与组合、暗处理时间和取叶部位等因素对再生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试管苗继代培养3~4代,当代培养25~30 d,取顶部嫩叶3~4片,剪除叶片边缘,叶片近轴面向下接触在诱导分化培养基上,暗培养10~15 d后,转入光照培养条件下,再生频率达100%。诱导红将军叶片高频再生的培养基组分是MS+TDZ1.0
本试验以8年生“绯红”和“玫瑰香”葡萄为试材,研究了无核处理剂(GA3、GAs、SLK、SLK+GAs、SLK+CPPU)对欧亚种葡萄果实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无核剂SLK处理后显著提高了无核率,使绯红和玫瑰香无核率分别达到80%~100%,同其他的生物无核剂相比,SLK处理显著增加了果汁可溶性固形物(Totalsolublesolids)的含量以及果皮花青素(Anthocyanin)的含
为了研究热蒸汽对草莓果实的保鲜效应,本文以七八成熟“丰香”草莓果实为材料,用热蒸汽处理10~40s,研究其对4℃冷藏下果实的贮藏效果以及贮藏过程中的某些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热蒸汽处理10s可以明显抑制贮藏期间果实花青素积累,降低果实失重率、腐烂指数和呼吸速率,维持较高的SOD活性。降低LOX、纤维素酶活性、O2·-产生速率和MDA含量,明显延长了果实贮藏时间。热蒸汽处理20~40s的果实受到
梨属砧木种沙梨(pyrus pyrus Nakai)培养在水培条件下,采用琼脂染色定位技术,对铁胁迫处理的植株根系Fe(Ⅲ)还原酶活性(FCR)的分布、强弱及作用位点等进行了调查。色斑结果显示:胁迫处理的根在琼脂培养皿中放置40h后,整个植株根系均显示出活性,但是,幼嫩的根尖和侧根尖活性最强;切片观察显示:FCR还原主要发生在根表皮和髓之间的部位。以上结果指出:黄化胁迫植株的整个根系对FCR活性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