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沿海地区变电站混凝土防腐蚀研究

来源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土建专业委员会2013年“新能源、新技术、创新发展”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fan12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云港洋桥220kV变电站位于连云港徐圩新区,站址区为氯盐渍土,站内建、构筑物的基础均有耐腐蚀性要求.通过对不同配合比的普通混凝土及大掺量磨细矿渣耐腐蚀混凝土进行强度性能及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研究满足变电站基础耐腐蚀要求的混凝士配合比.结果表明:在相同水灰比条件下,耐腐蚀混凝土的同龄期强度略低于普通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提高约3倍.大掺量磨细矿渣耐腐蚀混凝土的强度及耐腐蚀性满足本工程混凝土防腐蚀的要求,在连云港沿海盐渍土地区的变电站建设具有推广应用的前景.
其他文献
简单介绍了地源热泵系统的原理、特点和用途,叙述了蓄能技术的概念,重点分析了蓄能技术在地源热泵系统中的应用优势,并举例说明其在地源热泵系统中的经济效益.
对进入含地下水径流的地层50m深的地埋管换热器(GHE)进行热响应测试(TRT)。在热响应测试期间,利用光纤温度计监测地层温度的垂直剖面,用于评价地层热物性的垂直分布。在地埋管换热器的25.0~40.0m,当热介质循环时测得的温度呈缓慢的增长,在循环后温度快速恢复到原始温度,表明在此区段存在活跃的地下水径流.依据热介质的平均温度和地温随时间的变化,对热响应测试进行解析,表明表现热导率在地下水位上方
随着土壤源热泵技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推广应用,其稳定、可靠、节能等优点得到了认可,但热堆积的问题也凸显出来.本文从激化地下水渗漉状态、强化地温场热量转移的角度出发,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验证相结合的办法,研究通过抽取地埋管附近地下水、加强地下水渗流速度、强化地埋管区域热扩散能力,从而减轻乃至消除热堆积的可行性及运行特点,得出了当地下水渗流速度大于一定值时,可大大减缓地埋管周围岩土体热堆积的结论;此结论
地埋管换热器是地源热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其传热性能的主要因素为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地层热物性参数和施工条件,将这些因素分为两大类:工程因素和天然因素.本文通过实际工程现场热响应试验分析了地层初始温度、含水层厚度对地埋管换热量的影响,并通过室内地埋管换热器综合模拟试验,研完了不同地下水流速对地埋管换热量的影响。
本文从改变传统地下埋管换热器的结构出发,提出了内螺纹U型地埋管抉热器。通过实验手段对螺纹间距分别为15mm、10mm的内螺纹管和普通光滑式地埋管换热器的传热效率进行了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两种内螺纹式和光滑式U型地埋管换热器出口水温度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且进出口温差均随时间增长而增大,得到内螺纹增大了管内换热面积从而强化了传热.(2)当进水温度为35℃时,螺纹间距为15mm的内螺纹管平均进
地源热泵是一项成熟技术,其利用储存在土地、地下水或地表水中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能够提供高效的供暖和制冷.它被认为是化石燃料系统的替代物,并可以显著减少整体的二氧化碳排放.新西兰地质与核科学研究所的"毛利人策略"旨在确认将地源热泵技术用于房屋或毛利会堂开发的机会.这种技术很多用于社区,尤其是在乡村地区,因为资源的使用是相对友好的.同时,这种技术很多已用于在新西兰社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毛利人和重要的乡村
本文通过从市场和区域建模分析,美国地源热泵行业在全国均匀分布。尽管目前行业规模还小,如果鼓励它发展,将带动整个国家的就业和经济的增长,它不仅仅是中西部或“铁锈地带”的行业。它的影响将是广泛的,因为这个行业分布在经济的众多环节中—制造、钻探、建筑、工程与设计、配送等。在这个国家几乎所有地区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将显著减少。“地源热泵在美国”项目的结果到目前为止是健康的。尽管项目结束前几个月很多细节
本文介绍了低品位工业余热的利用技术.分析了热泵对工业余热水温的适应性.定性的阐述了一次水系统的输送泵耗与熟泵机组COP之间的关系,分布式变频泵技术与热泵技术结合时的运行调节方式,提炼出所需注意的关键点.随着工业余热利用技术在国内的开展,希望本文的阐述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研究和总结传统混凝土烟囱防腐改造工程的施工技术,特别对可扩展的烟囱防腐改造用的专用提升平台和液压项升技术进行介绍和推广,对今后此类烟囱防腐改造工程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为了研究钢筋混凝土烟囱中,同一水平截面开设两个洞口时,洞口间距对烟囱受力性能的影响,本文利用ANSYS有限元通用软件建立了钢筋混凝土烟囱局部模型.通过改变两洞口间距大小,分析洞口间距对烟囱承载力、裂缝开展等性能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洞口间距增大,洞口间相互影响减小,烟囱承载力增大,混凝土裂缝开展较为充分,受力性能较好.